六么令

梅英飘雪,弱柳弄新绿。

泠泠画桥流水,风静波如縠。

长记扁舟共载,偶近旗亭宿。渺云横玉。

鸳鸯枕上,听彻新翻数般曲。

此际魂清梦冷,绣被香芬馥。

因念多感情怀,触处伤心目。

自是今宵独寐,怎不添愁蹙。如今心足。

风前月下,赖有斯人慰幽独。

形式: 词牌: 六幺令

翻译

梅花花瓣如雪纷飞,柔弱的柳树展现新生的绿色。
流水轻响在画桥下,微风静止,水面泛起涟漪像丝绸。
长久记得我们一起乘小舟,偶尔靠近酒馆过夜。云彩横卧如玉带。
鸳鸯枕边,倾听新创作的乐曲直到天明。
此刻心境清澈梦境寒冷,绣被中香气浓郁。
忆起往日深情厚意,触景生情,令人伤感。
今夜独自入眠,怎能不增添忧愁?
如今虽然心中满足,但月光下风前,仍需有人安慰孤独。

注释

梅英:梅花花瓣。
飘雪:如雪花般飘落。
弱柳:柔弱的柳树。
新绿:新生的绿色。
泠泠:流水声。
縠:像丝绸般的波纹。
扁舟:小船。
旗亭:古代的酒馆。
渺云:飘渺的云彩。
玉:形容洁白如玉。
鸳鸯枕:象征夫妻的枕头。
新翻数般曲:新创作的歌曲。
魂清梦冷:心境清澈梦境寒冷。
香芬馥:香气浓郁。
触处:处处。
愁蹙:愁眉紧锁。
心足:心满意足。
斯人:此人。
幽独:孤独。

鉴赏

这首宋词《六么令》由蔡伸所作,描绘了一幅江南春景与回忆中温馨情感交织的画面。首句“梅英飘雪,弱柳弄新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春梅花盛开,雪花飘落,柳树在微风中展现新绿的景象,营造出清新而略带寒意的氛围。

“泠泠画桥流水,风静波如縠”进一步渲染了宁静的环境,流水声清脆,水面如细纹般平静,仿佛一幅水墨画卷。接下来,“长记扁舟共载,偶近旗亭宿”回忆起昔日与佳人同乘小舟,偶尔停靠酒肆过夜的欢乐时光,温馨而甜蜜。

“渺云横玉。鸳鸯枕上,听彻新翻数般曲”描绘了两人在鸳鸯枕上倾听音乐的美好瞬间,音乐旋律悠扬,更增添了情感的深度。然而,词人的情绪转向,由回忆中的欢愉转为现实的孤寂,“此际魂清梦冷,绣被香芬馥”,此刻独自醒来,虽然被褥香气四溢,却倍感心清梦冷。

“因念多感情怀,触处伤心目”表达了词人对旧情的深深怀念,无论何处都触景生情,令人伤感。“自是今宵独寐,怎不添愁蹙”直接抒发了此刻的孤独和愁绪。最后,“如今心足。风前月下,赖有斯人慰幽独”虽身处困境,但仍有风月相伴,聊以慰藉这份孤独,展现出词人的坚韧与自我安慰。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丰富,既有春日美景的描绘,又有深情回忆的穿插,以及词人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宋词婉约而深沉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172)

蔡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蔡襄孙。政和五年(1115)进士。宣和年间,出知潍州北海县、通判徐州。赵构以康王开大元帅幕府,伸间道谒军门,留置幕府。南渡后,通判真州,除知滁州。秦桧当国,以赵鼎党被罢,主管台州崇道观。绍兴九年(1139),起知徐州,改知德安府。后为浙东安抚司参谋官,提举崇道观。绍兴二十六年卒,年六十九。《宋史翼》有传。伸少有文名,擅书法,得祖襄笔意。工词,与向子諲同官彭城漕属,屡有酬赠。有《友古居士词》一卷。存词175首

  • 号:友古居士
  • 籍贯:莆田(今属福建)
  • 生卒年:1088—1156

相关古诗词

忆王孙

凉生冰簟怯衣单。明月楼高空画栏。

满院啼螀人未眠。掩重关。乌鹊南飞风露寒。

形式: 词牌: 忆王孙

忆秦娥(其一)西湖

湖光碧。春花秋月无今昔。无今昔。

十年往事,尽成陈迹。玉箫声断云屏隔。

山遥水远长相忆。长相忆。一生怀抱,为君牵役。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忆秦娥(其二)

花阴月。兰堂夜宴神仙客。神仙客。

江梅标韵,海棠颜色。良辰佳会诚难得。

花前一醉君休惜。君休惜。楚台云雨,今夕何夕。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忆瑶姬.南徐连沧观赏月

微雨初晴。洗瑶空万里,月挂冰轮。

广寒宫阙近,望素娥缥缈,丹桂亭亭。

金盘露冷,玉树风轻。倍觉秋思清。

念去年曾共吹箫侣,同赏蓬瀛。奈此夜、旅泊江城。

谩花光眩目,绿酒如渑。

幽怀终有恨,恨绮窗清影,虚照娉婷。

蓝桥□杳,楚馆云深。

拟凭归梦去,强就枕,无奈孤衾梦易惊。

形式: 词牌: 忆瑶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