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秋六首(其六)

轩轩苍角鹰,杀气淩高秋。

一息一万里,独与长风游。

猎骑走霹雳,落臂无虚投。

古冢白鼻狐,立死不得留。

飞霜未杀草,拥翅寒胡愁。

畜力以待奋,仁如林中鸠。

今兹顺天诛,狡穴破奸谋。

美哉青骹姿,识时谁与俦。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雄鹰展翅在苍穹,秋高气爽杀气浓。
瞬间翱翔万里远,独自畅游在长风。
猎手策马如雷霆,精准投掷无虚发。
白狐守墓身僵硬,死守古冢不离弃。
霜降草木未凋零,胡地寒风抱翅愁。
蓄势待发的力量,仁心如鸠在林中。
今日顺应天意伐,智破狡猾之阴谋。
青骹英姿实美丽,识时务者谁能比?

注释

轩轩:形容雄壮的样子。
苍角:老鹰的别称。
淩:凌驾,超过。
霹雳:疾雷,比喻速度极快。
虚投:空投,没有击中目标。
白鼻狐:白色的狐狸,可能指罕见或奇特的品种。
畜力:积蓄力量。
仁如林中鸠:比喻仁慈如同鸽子般和平。
狡穴:狡猾者的巢穴。
俦:同伴,同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獬的《感秋六首(其六)》,通过描绘苍鹰翱翔、猎杀的形象,展现了秋天的肃杀之气和自然界的生存法则。"轩轩苍角鹰",形象生动地刻画了雄鹰展翅高飞的威猛姿态;"杀气淩高秋",点明了秋日的冷峻氛围,预示着力量与决断。

"一息一万里,独与长风游",鹰的飞翔速度和孤独自在,表现出其自由不羁的精神。接下来的"猎骑走霹雳,落臂无虚投",则描绘了猎人精准无比的捕猎场景,狐狸"古冢白鼻狐,立死不得留",象征着弱小者的命运。

"飞霜未杀草,拥翅寒胡愁",暗示了即使严寒也无法阻挡生命的顽强,而"畜力以待奋,仁如林中鸠",则赞美了鹰的智慧和忍耐,如同林中的和平鸽一般,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最后两句"今兹顺天诛,狡穴破奸谋",寓意顺应天道,揭示出对正义的维护和对邪恶的打击。"美哉青骹姿,识时谁与俦",高度赞扬了鹰的英姿和识时务的能力,无人能及。整首诗寓言深刻,借鹰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433)

郑獬(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便寄居于此。商籍人安陆,详载宁都州志,少负售才词章豪伟,宋皇祐壬辰科举人,癸巳状元及第,初试国子监谢启曰,李广才气自谓无双

  • 号:云谷
  • 籍贯:虔化
  • 生卒年:1022——1072

相关古诗词

感秋六首(其五)

林杪一蝉噪,翛翛凉风来。

清响断复连,裂耳增馀哀。

浩露洗明月,珠树凉璀璀。

蜕飞各有时,讵能人力裁。

儒生守文字,舌腐犹蒿莱。

空肠贮古书,独立谁为媒。

咄哉丈夫气,胡为久徘徊。

形式: 古风

感秋六首(其四)

日车辗东井,一阴穿土生。

死草出飞火,杀机从此萌。

况及八月秋,大昴腾光精。

气势日发励,乾坤露峥嵘。

万木赤立死,百虫相吊鸣。

菲菲黄菊花,幽丛发孤英。

采撷对樽酒,悲歌不能倾。

所悲阳德消,日与群阴争。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感秋六首(其三)

我思洞庭橘,赤金三寸圆。

磊落火齐珠,缀树团紫烟。

病肺燥不治,嘘吐气欲然。

玉醴埋九地,凿井不得泉。

我欲涉洞庭,采橘秋云边。

骇浪破我舟,蛟龙怒腾骞。

安得万里风,吹落堕我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感秋六首(其二)

短松青铁干,童童三尺馀。

花实少姿媚,独与寒心俱。

暴霜时侵凌,奋怒张雄须。

长楸拥肿材,旁荫可容车。

秋风一夕来,解剥惟朽株。

物性在坚柔,何必长短殊。

楸叶已泥滓,松干犹青肤。

无烦问高下,且辨荣与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