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母次徐孟岳韵

白头母,结缡亦尝作新妇。

鸡皮鲐背行龙钟,数挽青裙不掩股。

自从夫婿死军中,夜夜西风吹独树。

问之言是馀杭民,义兵当年起闾伍。

生子谁如孙仲谋,忧国谁如祭征虏。

白头母,自伤还自语。

情知有生不如无,人间何似黄泉路。

记妾当年出嫁时,人言李下元无蹊。

只今瓶沈宝钗折,纵守贞心何足埒。

丑非鸠盘茶,妒悍裴谈家。

妍非张丽华,解唱《后庭花》。

岂学乳媪嫁窦老,竟使世人呼阿奢。

白头终当死村坞,有足何曾入城府。

近闻金鸡夜半啼,天子肆赦平淮西。

白头母命在丝忽,得见太平无此骨。

东家箜篌急于雨,西家银筝移雁柱。

请君弹作《白头吟》,莫放哀声入云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她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岁月,以及丈夫在战场上的牺牲。老妇人感叹人生无常,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诗中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的生活,展现了老妇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同时,诗人也借老妇人的口,表达了对社会变迁、世态炎凉的感慨。

诗中的“白头母”形象鲜明,她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时代变迁的悲歌。老妇人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清白与贞洁,却在岁月的流逝中,见证了家族的衰败与个人命运的转折。诗中提到的“李下元无蹊”、“瓶沈宝钗折”等细节,寓意深刻,反映了老妇人在社会变革中的无助与失落。

最后,诗人呼吁人们通过音乐来表达老妇人的内心情感,希望她的哀愁能被理解与共鸣。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也是对人性、命运和社会变迁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25)

张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博学好修。历官江浙行枢密院都事。人称沟南先生。有《沟南漫存稿》

  • 字:希尹
  • 号:沟南
  • 籍贯:元江阴州
  • 生卒年:?—1383

相关古诗词

和姜将仪寒食韵

倦拈重碧擘轻红,困坐江城似酒中。

送却春光三月雨,吹来花信几番风。

人离桑梓艰难遍,泪洒楸梧感慨同。

浩荡烟波千万顷,苦愁无地著溪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酬秦仲纳凉三绝(其一)

庭树团团散夕阴,浴兰步屧懒冠襟。

残蝉犹恋馀薰好,故故长缫独茧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酬秦仲纳凉三绝(其二)

空庭坐待月华生,莲叶吹香到骨清。

谁把银筝弹别院,听来多是断肠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酬秦仲纳凉三绝(其三)

池上寻诗绕百回,何须东阁对官梅。

静中赏识人知少,一个山萤度水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