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以个人的身世感慨为背景,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人生起伏和知识追求的态度。首句“身世何如荐福碑”将个人命运比作荐福碑,暗示自己的生活经历如同碑文般刻录着起伏不定的命运。次句“浮沉聊学弄潮儿”则以弄潮儿的形象,表明自己愿意在生活的波涛中起伏,积极应对。
第三句“清风一日令心尽”,意指即使清风拂面,也能让心灵得到净化与满足,表达对精神世界的追求。第四句“黄卷三冬漫手披”则描绘了诗人沉浸在书卷中的情景,寒冬里也乐于研读,展现出对知识的热爱和执着。
第五句“梦寐无烦征锦段”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即使在梦境中也不忘追求卓越。最后一句“周侯凤德宁减少,所谓春阳或减之”借用典故,以周侯的美德为例,表达自己希望保持高尚品德,即使春风有时也会减弱,但内心的热情不会减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诗人面对人生起伏的坚韧和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道德修养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