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安潜山改亭

卅载隐茅屋,未识官吏貌。

颇闻野人言,威凛霜雪曜。

私拟牧牛羊,何用作虎豹。

及兹莅皇堂,泥首列稚耄。

鞭扑竟时施,气急遂成噪。

那无道路口,诅我以为暴。

黾勉事抚恤,尔汝相慰劳。

立法在惩奸,平人使有告。

未获神君名,时凛苍鹰号。

循循守往训,居官如学校。

以兹懒趋走,中颇鲜欣懊。

安有老乳母,乃作倚门笑。

皖江春色高,萧寺径相造。

问君从何来,百里承恩诏。

学至非饥驱,渊明谐特妙。

果腹事则已,要有韩才报。

爱民即为国,好事在忠孝。

勿谓人莫知,至宝光自耀。

太史书循良,千里独仰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韩梦周的《赠安潜山改亭》描绘了诗人对地方官员安潜山的观察和评价。首四句通过三十年来民间对官吏的畏惧形象,暗示安潜山的威严;接着写到他初履官位时,对待百姓的态度,既有严格执法的一面,也有亲民慰劳的温情。诗人认为,作为官员应公正惩奸,保护平民的权益,而不是滥用权力。

在诗中,诗人以“懒趋走”形容自己因安潜山的治理而减少了许多忧虑,但也表达了对安潜山未能获得“神君”美誉的惋惜,暗喻其还需进一步提升德行。诗人以“渊明谐特妙”赞扬安潜山的淡泊和才能,鼓励他不仅要解决温饱问题,更要像陶渊明那样以才报国,体现爱民为国的忠诚与孝道。

最后,诗人提醒安潜山,尽管他的善政不易为人所知,但真正的美德终将光芒四射,期待太史会记录下他的良好政绩,让后人景仰。整首诗以赞美和激励为主,展现了对清廉有为官员的期待。

收录诗词(4)

韩梦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漂母祠

一湾流水碧,荒雪下祠门。

不见王孙钓,空传漂母恩。

蒯通亦徒耳,相国更何言。

未爽千金约,黥彭莫并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病起至程符

深秋老病自侵寻,梦里云山思不禁。

乍御巾车遵北渚,便扶筇杖入西岑。

从无懒慢名贤达,别有荒寒成古今。

破帽风吹黄叶路,萧萧瘦影一长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题盘白山人月林清影图

凉气入疏林,秋光耿遥夕。

幽人起披襟,弄月吟寒碧。

岭上松风鸣,岩畔流云积。

何处啸鸾声,伫立情脉脉。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游苏门

太行西来一万里,奔矗直到苏门止。

衔烟喷雾不可羁,化作飞泉百道起。

涌金亭下云雷喧,大珠小珠沸灵源。

蛟龙夜撼苍山动,银涛倒卷天河翻。

潆洄吐纳千万状,一泓清泌流春盎。

海眼潜通星宿波,楼台装点西湖样。

我家江水西复西,浣花锦水联清溪。

一行作吏来中土,峨眉玉垒青云迷。

登高忽弄啸台月,树影山光两明灭。

岭头南望见中原,九曲河流杯底泄。

孙隐君,去已久,鸾凤之音世无有。

仙人天际一招手,他年共作山中友。

君其归乎许我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