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前辈二首(其二)

治世衣冠盛,人才极典刑。

开心呈日月,吐语走风霆。

气象近三代,文章出六经。

今焉不可得,四顾一冥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郑思肖所作的《忆前辈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对古代盛世的怀念与向往,以及对人才辈出、文采飞扬时代的追忆。

首句“治世衣冠盛”,开篇即点明了对古代盛世的赞美,衣冠之盛象征着社会的繁荣与文明的昌盛。接着,“人才极典刑”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在那个时代,人才辈出,道德与法律得到极致的体现,展现出一种理想化的社会风貌。

“开心呈日月,吐语走风霆”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将人物的才华比作日月之光和雷霆之声,形象地表达了他们思想的深邃与言论的震撼力,凸显了他们的非凡才智和影响力。

“气象近三代,文章出六经”则将所怀念的时代与古代的三代(夏、商、周)相比较,同时与儒家经典相联系,暗示了那个时代不仅在政治、文化上达到了高度,其精神内涵也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相契合。

最后,“今焉不可得,四顾一冥冥”表达了对当前现实的不满与无奈,以及对过去辉煌时代的深深怀念。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人才辈出、文化繁荣时代的追忆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盛世的回忆与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以及对人才与文化的珍视,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情怀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403)

郑思肖(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 字:忆翁
  •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 生卒年:1241~1318

相关古诗词

续洗兵马

遭时不祥厄阳九,垢面蓬鬓丧家狗。

四夷交侵小雅废,率其子弟攻父母。

封豕长蛇亘人域,天子下殿跣足走。

凝碧池头乐最愁,连昌宫里花亦丑。

三精雾塞黑曈曈,天破地裂一无有。

谁执弓矢救日月,仰泣旻天大号吼。

贤者不入胜母里,义士耻饮盗泉水。

丈夫立身乃大事,一失此足死亦耻。

当知孔明杲卿辈,岿然三代古君子。

吕尚磻溪钓文王,乃是汉唐人才尔。

到今大坏不可救,鸱枭破獍咀唇齿。

高瞠双眼视天下,黔首浑敦状如鬼。

龙堆大漠鸟兽夷,舌捲音响蛮侏离。

不类人形舞百怪,错乱天命灾群黎。

营州羯狗猪龙形,讵能篡有唐丕基。

太子即位灵武日,天开万仞磨崖碑。

载定尊卑奠鳌极,一新正朔授人时。

渐被日出月没处,梯航臣妾拜京师。

黄旗紫盖东南兴,大火王气浮晴春。

勿欺一成一旅微,少康犹能作之君。

班超已著王命论,陈婴王陵毋生心。

绛衣大冠大敌勇,今日岂无刘将军。

田野豪杰久延颈,一呼而动云来奔。

我当率之效驰驱,整顿乾坤明大伦。

旧邦新命光前王,逆俗污染咸惟新。

形式: 古风

二砺二首(其一)

愁里高歌梁父吟,犹如金玉戛商音。

十年勾践亡吴计,七日包胥哭楚心。

秋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齧空林。

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二砺二首(其二)

钧天梦冷紫宸春,臣子衔哀社稷屯。

一缕血忱开白日,两篇心誓哭苍旻。

渡江祖逖愿兴晋,蹈海仲连羞帝秦。

回首故都宫阙恨,满山秋色正愁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题拙作后

我有诗一编,率皆恳切辞。

但写肺腑苦,不求言语奇。

矢口吐愤气,焉知诗非诗。

脆语剪风露,叨叨儿女痴。

昂然大丈夫,以身佩安危。

何时把杯酒,大笑信双眉。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