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应曲(其二十)

来暮。来暮。日上高楼凝伫。楼前烟雨萋迷。

杨柳千条向西。西向。西向。长记渭城低唱。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樊增祥所作的《转应曲》(其二十)。诗中以傍晚时分为背景,描绘了高楼之上的人物情感。"来暮。来暮。日上高楼凝伫",通过反复的"来暮",表达了时间的推移和主人公长久的站立,暗示了内心的期待或思绪万千。"楼前烟雨萋迷。杨柳千条向西",描绘了一幅烟雨迷茫、杨柳依依的画面,寓含离别或怀旧的情绪,因为"西向"常常与离别之路相联系。

"西向。西向。长记渭城低唱",这里的"渭城"可能暗指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往昔欢聚或送别的记忆,以及对过去的深深怀念。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寄情,通过对黄昏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淡淡的离愁和怀旧之情。

收录诗词(722)

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双双燕(其一)秋燕,用梅溪韵

谢家院落,甚青女来时,玳梁霜冷。

秋蛾敛绿,约略远山相并。莫睇琴床砚井。

听颤掣、花铃不定。朱门昼锁斜阳,满院参差帘影。

秋径。相逢楚润。叹人与花枝,不如前俊。

铜驼巷陌,一霎鲤风吹暝。归去沙平水稳。

可捎得、莫愁家信。玉雁飞回,无那画楼闲凭。

形式:

双双燕(其二)再和砚荪

宝帘窣地,正宫柳微黄,晓霜凄冷。

妫姜旧事,细马轻车相并。早是桐飘绿井。

问隔岁、香巢可定。风前一幅红襟,闪得夕阳无影。

山径。烟莎绿润。叹弱羽无依,海青独俊。

宫槐谁守,画角城头催暝。任是雕梁睡稳。

也难忘、台城鸢信。亭北栏干,冷玉了无人凭。

形式:

双双燕(其三)三和前韵

数椽老屋,认秋柳垂门,夕阳闲冷。

寻常百姓,那与乌衣邻并。双羽交窥墨井。

甚柳怯、花惊未定。玉堂历历巢痕,旧事思量如影。

荒径。烟惺露润。且等到冰天,玉梅花俊。

宫莲红断,不照绿纱窗暝。杏子花期已稳。

也休管、关河秋信。如客光阴,日日玉栏长凭。

形式:

念奴娇.用稼轩韵

桂花香里,料常仪、愁度璇宫佳节。

三十九年,秋再闰、狼角射人心怯。

铜马东来,青骡西去,惨与宫花别。

玉真前世,白头宫女能说。

闻道扇子湖边,疏疏霜柳,犹挂黄昏月。

铜辇秋衾,宣府梦、梦绕燕山重叠。

太液芙蓉,上林橘树,一任人攀折。

青天愁望,知添多少华发。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