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芳林晔兮发朱荣,时既晚兮随风零。
随风零兮返无期,安得阳华遗所思。
这首诗《芳林篇》由南北朝时期的诗人柳恽所作,通过描绘芳林的盛衰与时间流转的关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以及对所爱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芳林晔兮发朱荣”,以“芳林”象征美好的事物或人,用“晔”字形容其光彩照人,而“朱荣”则暗示着生命力旺盛和繁荣景象。这句诗描绘了芳林在春天里绽放出鲜艳的花朵,展现出勃勃生机的景象。
接着,“时既晚兮随风零”,诗人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好的事物终将消逝。这里的“晚”字不仅指季节的变化,也暗含着时光流逝之意。“随风零”形象地描绘了花朵随风飘落的情景,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
“随风零兮返无期”,进一步强调了美好事物消失后的不可逆转性,表达了对时间无情的感慨。最后一句“安得阳华遗所思”,则是诗人对所爱之人深深的思念与无法留住美好时刻的无奈之情。他希望即使在时间的流逝中,也能留下一些美好回忆,寄托对远方之人的思念。
整体而言,《芳林篇》通过对芳林盛衰的描绘,抒发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和对所爱之人的深切思念,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与爱情永恒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不详
卒于梁天监十六年(517年)。祖籍河东解州(今山西运城),南朝梁著名诗人、音乐家、棋手。梁天监元年(502午)萧衍建立梁朝,为侍中,与仆射,著名史学家沈约等共同定新律。以后在朝中,历任散骑常侍、左民尚书,持节、都督、仁武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今广东广州)刺史。又“征为秘书监、领左军将军”。曾两次出任吴兴(今浙江吴兴县)太守,“为政清静,人吏怀之。梁天监十六年 (517年)卒,享年53岁。赠侍中,中护军
寒云晦沧洲,奔潮溢南浦。
相思白露亭,永望秋风渚。
心知别路长,谁谓若燕楚。
关候日辽绝,如何附行旅。
愿作野飞鸟,飘然自轻举。
远游济伊洛,秣马度清漳。
邯郸饶美女,艳色含春芳。
鼓瑟未成曲,踏屣复翱翔。
我本游客子,情爱在淮阳。
新知谁不乐,念旧苦人肠。
夕宿飞狐关,晨登碛砾坂。
形为戎马倦,思逐征旗远。
边城秋霰来,寒乡春风晚。
始信陇雪轻,渐觉寒云卷。
徭役命所当,念子加餐饭。
云轻暮色转,草绿晨芳归。
山墟罢寒晦,园泽润朝晖。
春心多感动,睹物情复悲。
自君之去矣,兰堂罢鸣机。
徒知游宦是,不念别离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