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去年寒食关西过,今岁清明浙左归。
泛梗怕逢时改火,扫松哀极泪沾衣。
山花恨里红成阵,暮草愁边翠作围。
自怪春光相触忤,诗怀难与故人稀。
这首明代诗人李辕的《扫墓有感寄东谷唐仲暹先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生无常的感慨。首联通过对比去年寒食节在关西的经历和今年清明节回浙左的情景,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感伤。"泛梗怕逢时改火"一句,以清明时节更换新火的传统,暗示岁月更迭,诗人内心对岁月匆匆的不安。
颔联进一步深化这种情绪,扫墓时面对松树,因哀思深重而泪水涟涟,周围山花红艳却因内心的愁苦而显得凄凉,暮草翠绿也似被忧郁环绕。诗人借景抒情,将自己的哀愁融入自然景象中。
尾联诗人惊讶于春光为何如此触景生情,触发了自己难以排遣的愁绪,感叹身边能理解这份情感的朋友越来越少。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对故人怀念和生活变迁的深刻反思。
不详
天上祥云傍日飞,纷纷五色似斑衣。
老莱无处为儿戏,陟岵哀吟泪独挥。
山妻绣下旧鸳鸯,今日愁随万线长。
一去九泉空相像,梅花不作返魂香。
阳气初回尚闭关,松儿何处觅羊环。
去年拜节嫌衣短,今日无由见汝颜。
濂溪夫子是我师,霁月光风想见之。
杰出贤孙怀祖训,官居民宰际明时。
雉驯虎服名堪敌,鱼跃鸢飞道已推。
公退小窗吟处稳,閒观芳草静中宜。
萌芽不遣牛羊牧,朝夕须凭雨露滋。
太极成图还此意,阳春生物本无私。
清光照眼何曾息,佳趣关心只自知。
官舍寒烟青冉冉,乡园晴日翠离离。
萱情万里思莱服,诗梦三更忆谢池。
回首江山家第远,且存斯道继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