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枳树为篱半亩,日斜漂麦溪边。
天涯万里归客,路上犹闻杜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乡村景象。首句“枳树为篱半亩”,以“枳树”作为篱笆,营造出一种朴素自然的乡村氛围,半亩之地则给人以空间的限定感,暗示着生活的简单与自足。
“日斜漂麦溪边”,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麦田边的小溪上,画面温馨而富有诗意。这里的“漂”字用得巧妙,既描绘了水面波光粼粼的动态美,也暗含了时间流逝的意味,增添了几分岁月静好的意境。
“天涯万里归客”,将视角拉远,仿佛诗人站在远方,回望故乡,心中涌起的是对遥远家乡的思念之情。“天涯”二字,不仅指空间上的距离,更蕴含着情感上的孤独与渴望。这句诗通过对比广阔的空间与个人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最后一句“路上犹闻杜鹃”,以杜鹃鸟的啼鸣作为收尾,杜鹃鸟的叫声在诗中常常被赋予哀愁和思乡的寓意。在这里,它不仅渲染了诗的氛围,还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杜鹃的啼叫似乎在提醒着诗人,无论身在何处,心中的那份乡愁始终难以消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的巧妙融入,构建了一个充满怀旧与思乡之情的画面,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深藏于心的那份对故乡的眷恋。
不详
喜欢佛学,著有佛学书《辅法录》。隆武二年,授翰林院检讨,复迁国子监司业。清兵攻陷广州,跳水殉国,被救起,送往清兵处。清兵头目令其剃发,不从被杀,永历朝追赠礼部尚书,谥文贞。著作有《日记录》、《辅法录》、《喻园录》等
未到浔阳江口,无端几日南风。
回望吴山日莫,高低树树烟笼。
小园通鹤径,茅屋对鸡栖。
夜雨苔痕乱,春烟菜甲齐。
客来扉自掩,人去鸟空啼。
欲学无情法,难忘是虎溪。
德星疑聚起天南,胜赏幽寻喜共探。
雨过绿阴凝晚翠,云开青霭簇晴岚。
悟从三界超无相,道去千言秘一函。
生爱昙花空外落,何须出处问廊岩。
春江原是古芳洲,别野岩开紫气浮。
九转丹成遗胜概,十竿翠拥到林幽。
水流石乳全飞玉,苔积云桥几度秋。
碧海三山天外落,平原万井镜中收。
尘世欣逢勾漏令,江湖犹有子陵裘。
梅花带雪矜残腊,属笔还谁纪豫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