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济生庵至乌龙潭憩潭上

微风吹林气,境惬无深浅。

落日泻潭影,临流恣遐眄。

灌木澄涟漪,水容纷漾演。

人烟虽密迩,颇不闻鸡犬。

宛宛旧行迹,十载一来践。

惜无幽人庐,蒿径为子剪。

形式: 古风 押[铣]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漫步在自然环境中的惬意感受。"微风吹林气",轻风拂过树林,带来清新气息,令人心旷神怡,无论深浅,皆能感受到这份宁静。"落日泻潭影",夕阳斜照在潭面上,光影交错,景色迷人。"临流恣遐眄",诗人站在水边,尽情远望,享受着眼前的美景。

"灌木澄涟漪,水容纷漾演",近处灌木倒映在水面,涟漪荡漾,水波轻舞,动态与静态结合,富有生机。"人烟虽密迩,颇不闻鸡犬",尽管附近有人居住,但静谧的环境中听不到寻常的喧嚣,显得格外幽静。"宛宛旧行迹,十载一来践",诗人感慨自己难得重游此地,足迹虽旧,却倍感亲切。

最后,诗人遗憾地表示,这里没有隐士的居所,只能希望有人能修剪那杂草丛生的小径,增添几分诗意。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水画面,流露出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42)

邢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十五夜元长归翼台望月

落日临高台,夕烟散丛樾。

山际灭微霭,林端露圆月。

遥峰水上青,银汉久已没。

桂魄耿寒空,幽光鉴毛发。

忆昔此佳赏,经年限吴越。

世事竟仓皇,回思成恍惚。

倚槛俯平野,悲风千里发。

惆怅哀江头,黯黯惊人骨。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初冬过印度山居

林空苔径浅,残叶犹在树。

杲杲日出微,披榛得樵路。

暌离越寒暑,容色各惊顾。

我疑子更衰,子叹我非故。

所求在衣食,屡别寡欢聚。

有酒几共斟,无生良足慕。

冥心投寂乐,积想旷幽素。

寒溪更相送,汩汩流泉注。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六月雨凉忆去年避暑高座寺介立上人院因以寄怀

季夏盛炎节,多雨变凉候。

繁柯滞层阴,衣夹卫形瘦。

隔岁南朝寺,竹林敝晴昼。

虚窗度涧羽,元偈咨神秀。

别来运忽周,念注迹如觏。

石上闲清飔,烟中翳遥岫。

远怀清净子,篱扉复谁扣。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读祖心再变纪漫述五十韵

惟岁昨在申,九州始破碎。

旧京虽一隅,形势东南会。

我皇秉圭鬯,雨泣面如靧。

臣民尽惊呼,少康真可配。

史公践台斗,心赤当时最。

灵台占紫气,恍惚嘉祥届。

亡何变氛祲,太白垂天戒。

宵光昼炯炯,百日犹未退。

咄哉夜郎人,小器自矜大。

入手事挤排,持权夸拥戴。

朝廷一李纲,不容密勿内。

猰貐本在野,抵死呼朋类。

赫赫先帝书,翻案神灵慨。

谊士惜繁缨,凶党蒙冠带。

从此问王纲,解散随尘壒。

貂蝉并鋘斧,颠倒弄机械。

人心二竖灰,世事长江败。

洎乎皇舆播,临轩曾召对。

出奔忽异道,此事令人怪。

得非靴中刀,凛凛恶奸桧。

所恨丧乱朝,不少共驩辈。

城头竖降旗,城下迎王旆。

白头宗伯老,作事弥狡狯。

捧献出英皇,笺记称再拜。

皇天生此物,其肉安足嘬。

养士三百年,岂料成狼狈。

幸有两尚书,臣节堂堂在。

又有杨中丞,甘死如饮瀣。

呜呼黄祠部,刀锯何耿介。

郎吏及韦布,一二更奇快。

吁嗟郡国英,螳臂堪一喟。

宣歙始发难,战血涂草莱。

麻生怒冲发,气作长虹挂。

松林战尤苦,婺女兵终溃。

吴子要离烈,张朱俱慷慨。

我悲黄相国,绝食经颠沛。

海上王将军,就死迹逾迈。

此纪乙至丙,大书得梗概。

正气苟勿渝,细不遗裙䯰。

倘非斯人俦,乾坤真愦愦。

大师南海秀,夐立风尘外。

辛苦事掇拾,微辞缀丛荟。

毛锥逐行脚,蝇头装布袋。

前日城门过,祸机发逅邂。

命危濒伏锧,鞫苦屡加钛。

良以笔削劳,几落游魂队。

诸方尚云扰,澒洞势未杀。

虽然怵网罗,慎勿罢纪载。

伊昔郑亿翁,著书至元代。

出土十载前,金石何曾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