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闻砧

何处疏砧隔短墙,东邻有妇捣衣裳。

风林落叶秋声动,露草鸣蛩夜气凉。

久别官寮忘馆阁,每从儿子话家乡。

强扶筇竹归深院,半壁残灯独上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吴宽的《夜坐闻砧》描绘了一幅秋夜静思的画面。首句“何处疏砧隔短墙”,以远处断断续续的砧声起笔,引发听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接着,“东邻有妇捣衣裳”暗示了季节更迭,妇人准备冬衣,也暗寓诗人自身的漂泊与离家。

“风林落叶秋声动,露草鸣蛩夜气凉”两句,通过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寂静和凉意,落叶沙沙、秋虫低鸣,增添了诗境的凄清。诗人身处官署却久别家乡,只能与儿子聊以慰藉,“久别官寮忘馆阁”,流露出淡淡的孤寂和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最后两句“强扶筇竹归深院,半壁残灯独上床”,诗人形象地刻画出自己年迈体衰,拄杖归家,只有半盏残灯相伴的孤独情景,表达了他对家庭温暖的渴望和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挂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深感慨。

收录诗词(271)

吴宽(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招曹良金饭

曹君履忧患,颜色何欣如。

学道想有得,委命心常舒。

属以公事至,翛然寄僧居。

行装止诗卷,一仆身与俱。

西城隔风雨,遥念夜堂虚。

自剔长明灯,开函看佛书。

蹇予负老病,秋至叹归欤。

坐上无清言,何人能慰予。

明须就我饭,已摘园中蔬。

形式: 古风

登广福寺佛阁望西山

城中过坊口,时见山一面。

车尘半空起,忽复不可见。

今日出城西,初喜见山便。

恨当长夏时,草木更葱茜。

遮胸如执圭,隐首或侧弁。

行行七里余,胜地得僧院。

仰瞻何突兀,杰阁俯高殿。

百级蹑层梯,身向西阑转。

横绝旷野中,苍翠争自衒。

已将目力穷,却任胫骨颤。

群山不知名,起伏端可辨。

势从西南来,遥向西北旋。

万马如驰逐,阵列如鏖战。

白云与碧霭,岩姿陡然变。

谁倩丹青人,为我展画卷。

老至客京华,宦游真已倦。

若使入山行,所历岂能遍。

一览青可了,无如此中善。

形式: 古风

寄寿施焕伯七十

幼从乡校托交游,束发相看到白头。

我愧济南非伏胜,人言吴下有施雠。

高怀已见开三径,遗爱犹闻在两州。

少待登堂成一笑,手持春酒献还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斋居谢屠元勋送解家香

坐来斋阁欲清心,忽对名香到夜深。

已似古人频扫地,更无俗客共鸣琴。

暖烟盘曲丝萦碧,细屑圆成箸削金。

始信解家真得法,清泉饼莫送词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