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特额木尔贝所献匕首歌

回部大定兴农耕,分驻宣抚留朝卿。

其中喀什噶尔城,近外部落严候侦。

有布鲁特驰使伻,厥长额木尔贝名。

献玉匕首来输诚,祛卢回书仍左行。

译出一一申葵倾,向因路阻凶丑兵。

戡逆靖乱今太平,地为王土人王氓。

贡物表敬惭菲轻,驿致金阙由海明。

开匣尺八居然呈,龙鳞其室椭以赪。

玉柄金镂象鼻形,抽看光如波溢青。

月芽直芒披电星,封还销铸胥矫情,咸宾用识王道贞。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朝乾隆年间,回部地区稳定后,地方官员积极发展农业,同时加强边疆管理与对外交流的情景。诗中特别提到了喀什噶尔城及其周边部落的动态,以及布鲁特族首领额木尔贝向清朝进献珍贵礼物——玉匕首的故事。

诗的开头提到“回部大定兴农耕”,展现了地方治理者对农业发展的重视,通过“分驻宣抚留朝卿”强调了朝廷在边疆地区的直接管理与安抚政策。接着,诗人点出了喀什噶尔城的重要地位,并提及该城附近的部落,显示出对边疆安全的密切关注。

随后,诗中描述了布鲁特族使者额木尔贝的来访,他不仅带来了珍贵的玉匕首作为礼物,还附上了回纥的信件,显示了对清朝的忠诚与敬意。诗中特别提到使者将信件交予翻译官,但由于道路阻隔和敌对势力的存在,使得传递过程充满挑战。然而,在平定叛乱、实现边疆稳定之后,这些障碍被克服,使得贡品得以顺利送达京城。

诗的最后部分详细描绘了玉匕首的精美与价值,包括其尺寸、形状、材质以及制作工艺,以及它在展示时所展现出的光泽与独特设计。诗人通过这一系列描述,不仅赞美了礼物的珍贵,也借此表达了对国王权威与正统性的颂扬,强调了贡品所代表的忠诚与敬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对特定历史事件的记录,也是对当时边疆治理、文化交流以及艺术审美的赞颂,体现了清代宫廷文化与边疆政策的独特风貌。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祈谷斋居

首岁祈年躬谨行,斋居迁坐肃精诚。

铜人对似临师保,玉漏聆常凛旦明。

瑞色农占宿三白,宫声市语彻新正。

春联朱户书金马,悉我殷殷奉若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方从义画菜

向背分明叶簇攒,瀼瀼似浥露华寒。

栽培自不如老圃,滋味何妨识大官。

且喜烟芜共长养,漫同冰鲤齐咸酸。

融融生意春镫下,画帧当如汉诏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题大理石屏

盈尺昆弥石,自然成画图。

有天千嶂倚,无地一亭孤。

林是不凋树,境惟绝俗区。

赢他王宰迹,粉色已模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降旨命直?总督山东巡抚优恤去岁被水诸州县诗以志事

豫省去岁当河决,灾重优恩施次第。

江苏两浙与安徽,喜遇春巡泽亦逮。

新正宽大宜频颁,斋暇益切忧民意。

直?山东昨秋涝,较豫虽轻实波及。

发帑发粟毋或靳,惠俾均沾敕大吏。

犹廑春月赈期完,宁免不接青黄际。

用是十行再申命,方伯胥应善抚字。

灾有重轻户殊贫,保甲可按知极次。

加一加二率咸知,即使再加莫拘例。

君臣皆食天禄人,嗟嗟群赤无禄位。

恤民设不尽此心,宁弗深惭旷工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