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客亭残照里,歌阕独南行。
芳草无断色,离人多别情。
远涂方不极,长笛更飞声。
莫动乡关念,徒令白发生。
这首诗是宋代寇准所作的《送人》,描绘了送别友人时的情景。在夕阳余晖洒落的客亭中,歌声渐歇,友人独自向南方启程,画面凄美而深情。诗人通过"芳草无断色",暗示了离别的绵长和无尽,"离人多别情"直接表达了离别的伤感。远方的道路似乎没有尽头,而悠扬的笛声又增添了离别的哀愁。最后,诗人劝慰友人不必过于挂念故乡,因为这只会徒然增添岁月的流逝和白发的早生。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展现了送别的离愁与对未来的关切。
不详
汉族。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1023)九月,又贬衡州司马,是时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莺老计还失,负书归故乡。
杏园无近路,泽国有高堂。
白鸟迷幽浦,寒猿叫夕阳。
离怀休堕泪,春草正茫茫。
忽忆湖山景,沿流兴不穷。
孤舟将去夜,绝塞已来鸿。
白发前期近,沧川旧业空。
明时方道在,莫更学渔翁。
频频退礼闱,此去欲忘机。
霄汉贫难达,江湖老独归。
程遥秋浪叠,村暝夜灯微。
应使为儒者,翻悲苦业非。
分官离法署,承命守眉州。
山馆邻孤寺,春城过乱流。
江云长映日,蜀魄似悲秋。
到郡扬清政,遗黎病必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