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夙志慕遐峤,偶时叨抚封。
幸兹秋成候,得与心期从。
宛在洲渚外,稍跻林岭重。
紫垣感嘉惠,丹壑畅幽踪。
之子绰有裕,结庐枕前峰。
亭台互亏蔽,物象分轻浓。
玉伞践危石,苔枝栖古松。
登攀逐群彦,息偃惭衰容。
阊阖如可接,灵仙疑暂逢。
海帆去的的,霜雁来噰噰。
赫奕护军重,导迎裨将恭。
回舟迟新月,鼙鼓迎疏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山远眺的景象和心境。开篇“夙志慕遐峤,偶时叨抚封”表达了诗人对遥远山峦的向往与偶尔触摸边塞之情怀。接着,“幸兹秋成候,得与心期从”显示了诗人在收获丰厚的秋季,与内心所期望的一致。
“宛在洲渚外,稍跻林岭重”写出了诗人身处水边,逐渐深入森林山岭之中。紧接着,“紫垣感嘉惠,丹壑畅幽踪”则是对山峦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喜悦。
“之子绰有裕,结庐枕前峰”描述了诗人在山中找到一片安宁之地,建造简陋的住所,与山峦相依。下文,“亭台互亏蔽,物象分轻浓”则是对周遭景色的一种感受和描绘。
“玉伞践危石,苔枝栖古松”诗人在险峻的岩石上行走,在古老的松树间觅食。接下来的“登攀逐群彦,息偃惭衰容”则写出了诗人不断攀登,与同伴一起休憩,心中充满了对美好山川的感慨。
“阊阖如可接,灵仙疑暂逢”是对山巅云雾缥缈景象的描绘,以及对神秘仙境的一种向往。紧接着,“海帆去的的,霜雁来噰噰”则是对远方海上船帆和寒冷天气中归来的大雁的观察。
最后,“赫奕护军重,导迎裨将恭”写出了边塞戍守之严峻,以及对将领的敬意。全诗以“回舟迟新月,鼙鼓迎疏钟”作为结尾,描绘出归航时的景象和节庆时的欢乐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山峦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边塞军事生活的一丝不苟,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不详
习氏踪谁寄,羊氏道可跻。
云敛荆门近,江平岘首低。
十里青山有一家,翠屏深处更添霞。
若为说得溪中事,锦石和烟四面花。
路入桑乾塞雁飞,枣郎年少有光辉。
春风走马三千里,不废看花君绣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