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凝藏主归蜀

凝藏主,五载恶相聚。我既横点头,公亦未相许。

就中犹叵耐,拗折露明柱。

似此拙去就,端的不可恕。

萧萧九月风露寒,忽来告别还乡去。

临歧可煞没巴鼻,却要就我觅转语。

一转语,如何举,湿纸裹大虫,大棒打老鼠。

阿呵呵,无你会处。

形式: 古风

翻译

隐藏的主人,五年间的恶缘纠葛。我已经点头同意,你却并未接受。
在这其中尤其难以忍受,竟连明亮的柱子也拗断了。
如此拙劣的进退,实在不能饶恕。
九月的寒风冷露,他忽然前来告别,准备回乡。
在分别之际,你显得极度不舍,还要向我寻求转机。
这转机啊,该如何寻找?就像湿纸包住老虎,大棒驱赶老鼠。
呵呵呵,你这处境,我实在不懂。

注释

凝藏主:隐藏的主人。
恶相聚:五年间的恶劣关系。
横点头:表示同意。
未相许:没有接受你的同意。
叵耐:难以忍受。
拗折:拗断。
露明柱:比喻重要的事物。
拙去就:拙劣的进退。
端的:确实, 确切。
九月风露寒:秋季的寒冷天气。
临歧:分别之际。
觅转语:寻求转机。
湿纸裹大虫:比喻困难或棘手的问题。
大棒打老鼠:比喻粗暴的解决方法。
阿呵呵:笑声,表示无奈或嘲讽。
无你会处:你现在的处境我无法理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师范所作的《送凝藏主归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凝藏主五年共事的复杂情感,既有理解也有不满。"五载恶相聚"暗示了长时间的共处并非全然愉快,"我既横点头,公亦未相许"表明双方在某些观点上并未达成一致。"拗折露明柱"形象地描绘了冲突激烈的情景。

接下来,诗人感叹九月的寒风和离别时刻的不舍,"忽来告别还乡去"流露出凝藏主即将离去的突然与无奈。"临歧可煞没巴鼻"进一步强调了分别时的难舍,而"觅转语"则暗示了试图寻找最后的话语安慰。

"一转语,如何举"表达出寻找合适话语的困难,"湿纸裹大虫,大棒打老鼠"运用夸张手法,可能是比喻难以解决的问题或处理棘手的情况。最后以"阿呵呵,无你会处"收尾,表达了诗人对凝藏主的独特理解和无可奈何的苦笑。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生动,通过比喻和口语化的表达,展现了诗人与凝藏主之间微妙的关系以及离别时的复杂情绪。

收录诗词(416)

释师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须菩提赞

头白齿豁,空腹高心。

被憍尸迦当面上当,对维摩诘甘自屈沉。

说甚解空称第一,只堪倚杖独沉吟。

形式: 押[侵]韵

破庵赞(其一)

噫嚱吁,何人欤。无德可敬,无言可书。

非横灭族,是真瞎驴。

有口不能骂得,捲而分付云居。

形式: 押[鱼]韵

蚬子赞(其一)

出手露脚,捞虾摝蚬。这穷鬼子,可贵可贱。

纸钱堆里谩藏身,莫言冷地无人见。

形式: 押[霰]韵

临济赞(其三)

晴空轰霹雳,官路栽荆棘。

没兴遭逢著,前凶后不吉。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