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芳草渡》是清代词人陈匪石所作,词中描绘了一幅壮阔而忧郁的江景图。
开篇“雪浪里,汇万壑东流,岸连吴楚”,以“雪浪”形容江水的汹涌澎湃,与两岸连绵的山峦相接,展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景象。接着“过峡门常见,遥青半掩愁妩”,峡门处的景色被远处的青山半遮半掩,增添了几分愁绪与妩媚。接下来“多少樯燕语。知安巢何处”,通过燕子在樯桅间穿梭的场景,引出对家园的思念之情。夜晚的江面,“夜吹起、下上差池,欲傍人住”,晚风吹拂,似乎想要靠近岸边停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孤独的氛围。
“重数。眼中堠火,梦里雷声江上路”,诗人反复数着眼前的烽火台,仿佛在梦中听到了江上的雷声,表达了对远方的牵挂和对现实与梦境交织的感慨。紧接着“怕回首、夷歌遍野,爰居乐钟鼓”,诗人害怕回头,因为夷歌(少数民族的歌声)在广阔的田野上回荡,而爰居(古代传说中的兽名)在享受着钟鼓之乐,暗示了对世事变迁的无奈与感慨。
最后“蜃楼海澨,算祗有、怨风啼雨”,描述了海澨(海边)的蜃楼景象,只有怨风和雨声相伴,进一步深化了词中的哀愁情绪。“启剑匣、报晓荒鸡听取”,诗人启开剑匣,倾听那报晓的荒鸡之声,象征着对未来的期待与警醒。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既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又蕴含着复杂的人文情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