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名为《次琼管后三日忽奉德音恩许自便感涕之馀赋诗见志(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首句“行年旧说似东坡”,以苏轼(东坡)自比,暗示自己虽已年迈,但依然保持着与苏轼相似的豁达与坚韧。接着,“鲸海于今亦再过”一句,以“鲸海”比喻广阔的世界或国家,表达诗人虽历经沧桑,但对国家的热爱与关注并未减少。
“儋耳三年时已久,琼山十日幸尤多”两句,通过具体地点的描述,反映了诗人长期在边疆地区的生活经历,以及对国家边防安全的担忧。其中,“儋耳”和“琼山”都是古代地名,分别位于海南岛的不同区域,这里可能象征着边疆或偏远之地。“三年”与“十日”形成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漫长与短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宁的渴望。
“却收老眼来观国,尚冀中原早戢戈”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平的期盼。诗人希望以自己的老眼,观察国家的现状,并期待中原地区早日停止战争,实现和平。
最后,“病废不堪当世用,感恩惟有涕霶?”两句,流露出诗人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无奈与对国家的感激之情。虽然自己因疾病而无法为国家效力,但心中仍充满对国家的感激与忠诚,只能通过泪水表达这份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以及在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复杂情感纠葛。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