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侏儒饱死臣饥死,老朔殿上呼天子。
稽首顿首玉阶前,玉花一片随朔起。
流传人代入吾曹,刮垢磨光见肌理。
蟠云郁作葡萄团,簏簌累垂万颗紫。
断角残印半未真,太初之字犹可指,双题并行纪宫名,宫字空存亡其尾。
摩挲对客发长吁,此君阅人应多矣。
坼痕啮土蚀古花,几入荒坟几战垒。
我凿作砚伴书生,不雕不琢存其始。
贮墨一石饱霜毫,斗酒犹堪注汉史。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高凤翰所作的《太初古甓凿砚歌》,通过对一块古老砖瓦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变迁和作者对文物的珍视之情。诗中通过"侏儒饱死臣饥死,老朔殿上呼天子",寓言砖瓦见证了历史的兴衰,"稽首顿首玉阶前"则象征着岁月的痕迹。诗人细致地刻画了砖面的花纹,如"蟠云郁作葡萄团,簏簌累垂万颗紫",形象生动。
"断角残印半未真,太初之字犹可指"揭示了砖上的文字虽残缺,但仍能辨识出古老的"太初"二字,显示出历史的厚重。"双题并行纪宫名,宫字空存亡其尾"进一步强调了文字的磨损与消失,寓意世事无常。
"摩挲对客发长吁,此君阅人应多矣"表达了诗人对砖瓦历经沧桑的感慨,以及对历史沉淀的敬畏。"坼痕啮土蚀古花,几入荒坟几战垒"描绘了砖瓦所经历的战火与变迁,显现出其见证历史的重要角色。
最后,诗人决定将这块砖凿成砚台,"我凿作砚伴书生,不雕不琢存其始",既保留了其原始形态,又赋予了新的生命,"贮墨一石饱霜毫,斗酒犹堪注汉史"则寄寓了诗人希望通过它传承历史文化的精神。
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富有历史韵味,展示了诗人对古物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不详
聊尔将扶去,衡门一暂临。
雁声秋意迥,人语夕阳沈。
变灭看云眼,苍茫袖手心。
惟余双岭旧,迢递下暝阴。
罗浮春早淡烟笼,离合由来气自通。
荒径乍开晴树绿,啼莺新破晓窗红。
奇峰屴崱留名迹,台榭深沈有晋风。
惆怅素怀情未已,铁桥人去石楼空。
坐久月当户,露凉侵鬓丝。
江湖新雁少,游子达书迟。
拂簟不成梦,倚栏无限思。
萤光忽明灭,已近授衣时。
去日旅愁尽,归时乐事偏。
秋余黄叶后,人到菊花先。
城郭惊乡土,妻儿说墓田。
从来为客久,此别只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