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山近事

五月行军日,辎夫处处征。

险逾穿大漠,役似筑长城。

爆石冬雷迅,危峦夏雪盈。

战云深树里,悽绝鼓鼙声。

地绝东海东,安营僰爨中。

乱山千甲坐,险道五丁攻。

蜀鲊蒸人瓮,冤魂啸鬼雄。

合欢峰顶望,瘴雨日濛濛。

日日起烽烟,蛮山欲触天。

军无诸葛鼓,费有贰师钱。

万垤遭焚蚁,千峰叹站鸢。

驱人牛马走,挽运到霜巅。

惨戚内番山,藤萝亦血斑。

鏖兵深壑暗,放炮乱峰殷。

逃死林箐里,馀生雪窟间。

困穷时出斗,军气落凶蛮。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末时期在番山地区进行军事行动的艰苦与残酷。诗中的“五月行军日”点明了时间背景,暗示了战争的季节性特征和紧迫性。通过“辎夫处处征”、“险逾穿大漠,役似筑长城”等描述,展现了军队在恶劣环境下的艰难行进和高强度劳作。

“爆石冬雷迅,危峦夏雪盈”运用对比手法,生动描绘了战场上的激烈战斗和自然环境的严酷,进一步渲染了战争的紧张气氛。“战云深树里,悽绝鼓鼙声”则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营造出战场上的压抑与悲壮。

“地绝东海东,安营僰爨中”、“乱山千甲坐,险道五丁攻”等句,不仅描绘了地理环境的险峻,也暗示了敌我双方的对峙与斗争。通过“蜀鲊蒸人瓮,冤魂啸鬼雄”这样的比喻,诗人表达了对战争中无辜生命的哀悼和对正义的呼唤。

“合欢峰顶望,瘴雨日濛濛”、“日日起烽烟,蛮山欲触天”等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持久性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通过“军无诸葛鼓,费有贰师钱”、“万垤遭焚蚁,千峰叹站鸢”等句子,诗人表达了对战争资源消耗和人力损失的感慨。

最后,“驱人牛马走,挽运到霜巅”、“惨戚内番山,藤萝亦血斑”、“逃死林箐里,馀生雪窟间”等描述,揭示了战争给士兵和当地居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以及战争对社会秩序和自然生态的破坏。

整首诗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笔触,深刻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光辉,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457)

洪繻(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閒居即事

大荒海外托纵横,寂寞人间气不平。

宗炳空怀五岳志,潜夫未遂九州行。

吟诗饮酒无他事,斫地谈天了一生。

灯下萧然念身世,閒居四十二毛惊。

海岱迢迢春复秋,遁荒未觉岁华遒。

上层楼住陶弘景,下泽车乘马少游。

富贵不如书万卷,沧桑况见屋千筹。

陆沉暂作浮沉客,花月江山似水流。

地走中原断不连,幽栖海澨与山边。

小园庾信三竿竹,负郭苏秦二顷田。

世乱消磨年少日,家居排遣劫中天。

只今杜甫吟诗处,兵燹疮痍满目前。

芜城废苑遍蒿莱,万里浮云眼倦开。

甲子谁题元亮宅,庚申独恸谢翱台。

千秋大事皆泡影,一卷新诗亦劫灰。

感愤满腔无处洒,案头长有酒盈杯。

年年闭户赋离忧,辞谢红尘绝应酬。

千岁古书堆榻上,一春今日据楼头。

云开远远青山入,潮起茫茫碧海浮。

且自逍遥人世外,不须欢乐不须愁。

形式: 古风

秋日感怀

夙愿乘风出请缨,江山何处卓龙旌。

晾鹰辽塞云无色,饮马长城水有声。

安得楼兰惊介子,可怜海岛遁逢萌。

霜天灯下萧条坐,万卷当前气不平。

西风簌簌奈吾何,阅尽惊波又逝波。

鲲背千年沉黑海,马头万里望黄河。

子通磨盾心原壮,张翰持杯鬓已皤。

匿迹穷荒无处所,有时山鬼一牵萝。

大荒海外更东荒,风急天高碧浪长。

日日编愁遵枉渚,年年晞发近扶桑。

有怀掷帛游关内,无路乘槎过日旁。

最是不堪登望处,神州时欲起红羊。

庾信生涯仅小园,荆榛何处认周原。

桑田沧海红尘路,燹火人烟黄叶村。

世难王樵居茧室,身閒宗测画苏门。

江山一片斜阳里,照见疮痍血泪痕。

形式: 古风

中东感事

忆昔中原汉道恢,宸游直过琅琊台。

海西白狄占星至,关上青牛望气来。

益地图从王母送,受降城向武皇开。

祇今九叶思前事,无复经纶草昧才。

世界方今号共和,英雄才岂老瞒过。

华夷獶杂衣冠尽,人物萧条制作多。

玉牒空移秦历数,金瓯谁补汉山河。

可怜海外珠崖郡,付与东荒作逝波。

血雨腥风处处流,蓬莱真个作蓬邱。

万家痛哭仍苛虎,九海孤穷更聚鸠。

罗掘一空兵不厌,怨仇交积主无忧。

管宁穿榻辽东地,懒把馀生计去留。

兵气漫天日月昏,深山大泽亦风云。

凯旋酒犒花门队,鏖杀戈来輴板军。

麛鹿毁胎方扫穴,貔貅见馘忽亡群。

洞黎亦有枭雄辈,请与中原猛士闻。

形式: 古风

鸡笼港漫游感事

白浪如山西北来,谽岈一线港门开。

西山合沓东南障,远海重见琅琊台。

海水群飞今几日,旧日山容已全失。

中国楼船去似风,外洋烟突森于栉。

江山潮汐总凄凄,谁欤港中筑断堤。

古迹休寻郑国姓,战瘢堪诧佛郎西。

佛郎西从西海至,甲申往事余能记。

弃地虽由刘使君,扬威犹多李广利。

君不见,三沙湾外二沙湾,佛军白骨埋青山。

战船一年来一祭,峨峨京观海漫漫。

我行踏上狮球岭,岭头战垒犹堪省。

炮台尚拂蛟漦腥,烟晕可吞鲸鲵影。

何图乙未上氛祲,十载关山变古今。

重重岩阻无人守,日日渊沉海水深。

海山自青水自黑,山头旗交红日色。

山半今安日本营,海中今绝华人迹。

自古山川剧变迁,谁似我土多惨戚。

一丸海岛天穹垂,非雾非烟闪倏吹。

已矣人间无可道,泛舟仙洞仙踪追。

回看洋楼船坞连海起,一幅云山战场里。

民间膏血浪沙淘,千秋尽入尾闾底。

潮来潮去吊兴亡,我亦望洋悲海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