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上元前闻家君不快西归见梅有感二首(其一)

官路桐江西复西,野梅千树压疏篱。

昨来都下筠篮底,三百青钱买一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官道从桐江往西又往西,野梅开满枝头压低了稀疏的篱笆。
昨天我来到京都,竹篮底部还留有筠篮的痕迹,用三百文铜钱买了一枝梅花。

注释

官路:官道,指官方或朝廷的道路。
桐江西:桐江,古代地名,位于今浙江桐庐县附近。
野梅:野生的梅花。
压疏篱:繁密的梅花几乎覆盖了稀疏的篱笆。
都下:京都,这里指当时的首都。
筠篮:竹篮,用竹子编成的篮子。
三百青钱:古代货币单位,三百文铜钱。
买一枝:购买一枝梅花。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闲适之景的诗,通过对官路、桐江及野梅的生动刻画,传达了诗人对于美好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对亲人的牵挂和关切。

“官路桐江西复西”,诗人开篇便设定了一幅悠闲自得的画面,官道旁桐树依江而立,春风中桐花飘香,景色宜人。接着,“野梅千树压疏篱”则描绘出一片野趣,梅花盛开,如同轻柔的绿幕覆盖着田野。

诗人的情感在“昨来都下筠篮底”一句中逐渐流露,此处透露出诗人近日有采摘梅花之举,“筠篮”是古时用以盛放果实或花卉的竹编容器,表明诗人对这些自然物的珍视与喜爱。

“三百青钱买一枝”则显现出诗人对于这份美好不惜重金,愿意为之付出相对不菲的代价。这里的数字“三百”,既可理解为具体数额,也隐含着一种程度上的夸张,强调了诗人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个人的行为选择,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享受自然之美的情怀,同时也透露出一份家国之思,表达了对远方亲人不快西归的关切。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甲寅二月十八日牡丹初发

排日上牙牌,记花先后开。

看花不子细,过了却重回。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

白头吟二首(其二)

除却共姜是女师,柏舟便到白头辞。

劝渠莫怨终难劝,不道前夫怨阿谁。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白头吟二首(其一)

文君自制白头吟,怨思来时海未深。

怨杀相如偿底事,初头苦信一张琴。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侵]韵

白含笑

薰风晓破碧莲莟,花意犹低白玉颜。

一粲不曾容易发,清香何自遍人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