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仙

谁道真人能辟谷,先生每食无馀肉。

邻家便是忍饥仙,糊口之粮犹不足。

形式: 七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饱仙》由宋代诗人徐积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位看似超凡脱俗实则生活困顿的“饱仙”形象。

首句“谁道真人能辟谷”,以反问的形式引出话题,暗示了人们对“真人”能够不食人间烟火的误解。接着,“先生每食无馀肉”一句,揭示了这位所谓的“饱仙”实际上生活并不富裕,每次进食都极为节俭,连多余的肉都舍不得浪费。这种看似矛盾的形象设定,既是对传统观念的戏谑,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邻家便是忍饥仙,糊口之粮犹不足。”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将“饱仙”与邻居家进行对比,指出后者虽然生活艰苦,却仍能被称为“忍饥仙”,而“饱仙”尽管名为“饱”,但其粮食依然不足,生活状况更加堪忧。这一对比不仅凸显了“饱仙”的真实处境,也暗含了对社会贫富差距的批判。

整首诗通过幽默诙谐的语言,巧妙地讽刺了人们对“神仙”生活的理想化想象,以及对现实生活中贫困者的忽视。徐积以独特的视角和犀利的笔触,展现了他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738)

徐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字:仲车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 生卒年:1028—1103

相关古诗词

饥仙

粮虽不足气常充,真是根源久是功。

真久不惟能养气,幽明亦可感而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茶仙

赐得龙田不种花,自携瑶水灌烟霞。

谁将玉树双枝换,只得春前一寸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狂仙

香枝洒面瑶池水,霞艳装衣阆苑花。

一半是狂兼是醉,急教扶去卧烟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迷路仙

当时采药因迷路,平上青云不用梯。

却似人閒行路者,醉魂春梦至今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