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偶成

海日高高天欲斜,断桥无复听呕哑。

墓中酩酊已千载,陌上清明有几家。

已老愈疏惟酒盏,更晴相觅是梅花。

年年春怨深如昨,莫把无涯恨有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清明日偶成》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刘辰翁所作,描绘了清明时节的哀愁与自然之美的交融。

首联“海日高高天欲斜,断桥无复听呕哑”,以海日升起、天空将晚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断桥旁不再传来船桨划水的嘈杂声,仿佛连自然界的生机也在此刻静默,为后文的哀思埋下伏笔。

颔联“墓中酩酊已千载,陌上清明有几家”,将目光转向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千年之后,墓中长眠者仍沉醉于酒香之中,而清明路上,或许只有几家人家前来祭扫,凸显出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颈联“已老愈疏惟酒盏,更晴相觅是梅花”,转而描写个人的情感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愈发感到孤独与疏离,唯有酒杯相伴;在晴朗的日子里,他寻找的不是喧嚣,而是那独自绽放的梅花,象征着内心的清高与孤寂。

尾联“年年春怨深如昨,莫把无涯恨有涯”,总结全诗情感。每年的春天,诗人内心的哀怨如同往昔一般深重,提醒人们不要将无尽的遗憾限定在有限的时间内,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情感永恒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历史记忆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与情感的深刻感悟,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戏题

无人知坦腹,水影半帘苔。

惊谓青虫堕,垂丝忽上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

春归

留春一日不可,种树十年未成。

芳草断肠花落,绿窗携手莺声。

形式: 六言诗 押[庚]韵

渔歌效陈自堂作

石头城落淮水,刘郎浦对伍洲。

越沼吴湖安在,月明人唱湖州。

形式: 六言诗 押[尤]韵

春晴(其一)

江柳长天草色齐,新晴何物不芳菲。

无因化作千蝴蝶,西蜀东吴款款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