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曲

龙沙万里音书绝,征人一去无消息。

故乡儿女泣灯前,回忆临岐别仓猝。

牵衣珍重千万思,欲语不语声先咽。

只身鞍马去绝国,路逢战没新骸骨。

白岩日暮鬼火青,徘徊独宿长城窟。

铜花斑驳剑锋寒,匣中长啸频看拔。

雄心何事转凄切,侧身南望江天月。

昨宵归梦到深闺,无限钟情同剌剌。

醒来哀角不堪闻,一夜关山添白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出塞曲》以边塞战争为背景,描绘了一位远离家乡、征战在外的士兵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情感深沉,充满悲壮与思念。

首句“龙沙万里音书绝”,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远离家乡、与外界失去联系的孤独境遇。接着,“征人一去无消息”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隔绝感,让读者感受到主人公的无助与焦虑。

“故乡儿女泣灯前,回忆临岐别仓猝。”这两句通过描绘家人在灯下哭泣的情景,以及主人公匆忙离别时的场景,将家人的思念与主人公的离愁交织在一起,营造出浓厚的悲剧氛围。

“牵衣珍重千万思,欲语不语声先咽。”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公与家人分别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未来的担忧,又有对家人的不舍,情感细腻而真挚。

“只身鞍马去绝国,路逢战没新骸骨。”这两句描述了主人公在战场上的艰苦生活和残酷现实,揭示了战争的无情与残酷,同时也反映了主人公对生命的珍惜和对和平的渴望。

“白岩日暮鬼火青,徘徊独宿长城窟。”通过描绘夜晚荒凉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恐惧,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阴森与恐怖。

“铜花斑驳剑锋寒,匣中长啸频看拔。”这两句通过兵器的描写,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也体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坚韧与勇敢。

“雄心何事转凄切,侧身南望江天月。”主人公虽然有雄心壮志,但在面对生死离别、远离家乡的现实时,内心却变得凄凉与悲伤,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

“昨宵归梦到深闺,无限钟情同剌剌。”通过梦境的描写,展现了主人公对家人的深切思念,即使在梦中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与爱。

“醒来哀角不堪闻,一夜关山添白发。”最后两句写出了主人公从梦中惊醒,听到哀伤的号角声,无法承受这份悲伤,一夜之间头发变白,形象地表现了战争给个体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和生理变化。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深刻地展现了战争背景下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人的深深思念,具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1)

钱袁英(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野菊

历乱秋风飒飒黄,棘篱椒坞隐微芳。

非因仄径无由见,不遇闲人那觉香。

潦倒忍随秋草没,飘零愁见海田荒。

柴桑三径俱榛莽,谁得如君只傲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追和杨眉庵次李义山无题韵

莫怪千金一笑难,好花都是易摧残。

调筝促柱惊弦断,弄笔题裙讶墨干。

紫塞魂归金瓦冷,彩楼人去玉箫寒。

十年不作寻春梦,遮莫将侬薄幸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秋夜感怀

萧萧凉影感梧楸,迢递层城起暮愁。

无数枯虫催落叶,几番寒雨作深秋。

长天野水正飞雁,荒草残云独倚楼。

惭愧剑锋消落尽,十年心事一浮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冬夜同程祖芬舟行过吴门

扁舟渺渺倚孤篷,鸟鹊声寒古戌空。

鸦背夕阳金琐碎,树头斜月玉玲珑。

高低野烧烘残垒,明灭渔灯乱晓风。

把酒论教旧游梦,十年前忆与君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