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凉犯

绿杨巷陌秋风起,边城一片离索。马嘶渐远,人归甚处,戍楼吹角。情怀正恶,更衰草寒烟淡薄。似当时、将军部曲,迤逦度沙漠。

追念西湖上,小舫携歌,晚花行乐。旧游在否?想如今、翠凋红落。漫写羊裙,等新雁来时系著。怕匆匆、不肯寄与误后约。

形式: 词牌: 凄凉犯

翻译

当秋风从种满杨柳的街巷刮起来时,这个边境的城市就愈加显出一片荒凉萧索的景象。我仿佛听见马匹嘶叫着逐渐远去,它载着旅人要到什么地方去呢,已经是傍晚时分,戍楼上正吹响呜呜的号角。我的心情恶劣极了,更何况眼前一片寒烟衰草,惨淡凄凉,就好像当年一位将军率领军队,在沙漠上曲折行进的情景。
我于是深深地追忆起,在汴京西湖上,携带着歌伶乘坐船艇,在傍晚的花丛中游乐的美好时光当时一起游玩的朋友们还在不在呢,我可以想象那里也到了翠叶凋残,红花落尽的秋天了。我用一幅衣裙把此刻的心情随意题写下来,等到春天雁儿飞过时就系在它们身上。只怕它们行色匆匆,不肯替我寄去,结果耽误了日后的约会。

注释

边城:南宋之淮北已被金占领,为敌境,此淮南则被视为边境。
离索:破败萧索。
戍楼:古代城墙上专用于警戒的建筑。
部曲:古代军队编制单位。
此处泛指部队。
迤逦:连绵不断的样子。
舫:船艇。
翠凋红落:绿叶凋残,红花飘落。
暗示时节已至秋天。
羊裙:南朝宋人羊欣。
比处代指赠予挚友的书信。
后约:日后相聚的期约。

鉴赏

这首《凄凉犯》是宋代词人姜夔所作,以秋风边城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离别与怀旧的画面。开篇“绿杨巷陌,秋风起、边城一片离索”,通过“绿杨”和“秋风”营造出萧瑟的氛围,展现了边关的寂寥与离愁。接着,“马嘶渐远,人归甚处,戍楼吹角”,描绘了离别者的远去和戍楼的号角声,增添了孤独与思念之情。

“情怀正恶。更衰草寒烟淡薄”,词人的情绪随着景色的凄清而恶化,寒烟衰草更显其心境的悲凉。接下来,他回忆起往昔在西湖上的欢乐时光,“追念西湖上,小舫携歌,晚花行乐”,与眼前的离索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

“旧游在否,想如今、翠凋红落”,词人担忧旧日的美好是否还在,感叹时光流逝,美景不再。“翠凋红落”四字,形象地写出季节变迁,也暗示了人事的变迁。最后,词人借“羊裙”和“新雁”寄托相思,“怕匆匆、不肯寄与,误后约”,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通信延误的忧虑。

整体来看,《凄凉犯》是一首抒发离别之苦、怀旧之情的词作,词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边城秋景,寓情于景,情感深沉而动人。

收录诗词(283)

姜夔(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 字:尧章
  • 号:白石道人
  • 籍贯: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
  • 生卒年:kuí](1154年—1221年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其一)

著酒行行满袂风。草枯霜鹘落晴空。

销魂都在夕阳中。

恨入四弦人欲老,梦寻千驿意难通。

当时何似莫匆匆。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丙辰腊,与俞商卿、铦朴翁同寓新安溪庄舍,得腊花韵甚,赋二首(其五)

花里春风未觉时。美人呵蕊缀横枝。

隔帘飞过蜜蜂儿。

书寄岭头封不到,影浮杯面误人吹。

寂寥惟有夜寒知。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其六)

剪剪寒花小更垂。阿琼愁里弄妆迟。

东风烧烛夜深归。

落蕊半黏钗上燕,露黄斜映鬓边犀。

老夫无味已多时。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其二)

春点疏梅雨后枝。剪灯心事峭寒时。

市桥携手步迟迟。

蜜炬来时人更好,玉笙吹彻夜何其。

东风落靥不成归。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