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登安福寺塔

平生喜登高,醉眼无疆界。

北顾极幽并,东望誇海岱。

喟然抚手叹,从古几成败。

英雄如过鸟,城郭但遗块。

今朝上黑塔,千里旷无碍。

忽惊风霆掣,坐觉天地晦。

急雨挟龙腥,溽暑为摧坏。

皇天念蟠郁,令我寄一快。

那知书生狂,自倚心眼大。

更思驻潼关,黄河看如带。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生来喜好登高,醉眼看世界无边无际。
北望幽州并州之地,东眺大海与泰山豪迈无比。
感慨之余,抚手叹息,自古以来多少成败浮沉。
英雄如飞鸟掠过,昔日的城郭只剩遗迹。
今日登上黑塔,视野开阔无阻隔。
忽然间风云变幻,天地昏暗不明。
疾风骤雨带来腥气,湿热暑气令人疲惫。
苍天怜悯我心中的郁结,让我在此找到片刻畅快。
谁料想我这书生狂妄,自以为见识广博。
又想起要驻足潼关,那时黄河在我眼中不过是一条细带。

注释

登高:登山赏景。
醉眼:因饮酒而眼神朦胧。
幽并:古代幽州和并州,泛指北方地区。
海岱:指东海和泰山。
喟然:感叹的样子。
成败:成功与失败。
过鸟:比喻短暂的英雄人物。
城郭:城市。
黑塔:可能指塔楼或观景台。
旷无碍:视野开阔无障碍。
风霆掣:疾风雷霆。
天地晦:天地昏暗。
龙腥:形容风雨中的腥味。
蟠郁:郁结,不舒畅。
书生狂:书生的狂妄自大。
潼关:古代关隘,位于陕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雨中登安福寺塔》,描绘了作者在雨中登塔远眺的景象和感慨。首句“平生喜登高”表达了作者对登高眺望的喜好,接着通过“醉眼无疆界”展现出视野的开阔。诗人北望幽并,东瞰海岱,感叹历史的沧桑与英雄的过往,认为英雄如过客,城郭终成遗迹。

雨中登塔,视野更为开阔,然而天气突变,“忽惊风霆掣,坐觉天地晦”,风雨交加,天地昏暗。这既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寓含人生的无常。诗人感怀皇天有情,让他得以暂时忘却烦忧,但在风雨中又意识到自己的狂妄,“那知书生狂,自倚心眼大”。

最后两句,诗人想象自己若能驻足潼关,黄河在他眼中将如一条细带,进一步表达了他对壮丽河山的向往和对个人渺小的反思。整首诗以登塔为线索,融景色描绘与人生哲理于一体,展现了陆游豪放而又深沉的诗风。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雨中登楼望大像

去年寒雨中,骑驴度剑阁。

今年当此时,卧听边城柝。

巍巍千尺像,与我两寂寞。

交游阅四海,此老差可托。

但当频自省,诸恶誓莫作。

时时一凭高,相望要不怍。

桑间戒三宿,坚坐岂渠乐。

却应输老夫,新春买芒屩。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雨中短歌

昨夕雨大如车轴,今旦雨细如牛毛。

人言愈细愈泽物,天公为此非徒劳。

泥深入市路欲绝,坏檐败壁风萧骚。

岂惟蛙黾矜得意,坐觉藜莠无由薅。

剥床供爨嗟婢子,持伞上学怜儿曹。

村场酒贵赊不得,且解布囊寻弊袍。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雨中熟睡至夕二首(其一)

拥炉听雨生睡思,涩眼瞢瞢惟欲闭。

丈夫少壮要自力,饱食养慵真可愧。

我今不睡欲何为,常恐儿曹落吾事。

蛮毡纸帐方施行,五鼎八珍无此味。

形式: 古风

雨中熟睡至夕二首(其二)

少陵今雨无客至,寂寞衡门昼常闭。

孝先酣枕梦周公,弟子虽嘲可无愧。

世上纷纷荣辱多,不如睡中差省事。

小儿忽报煎茶熟,起拥寒炉究馀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