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我有江西役,清江公所乡。
放舟频下上,欲见苦参商。
扁榜书皆到,流传句必香。
何当仍大嚼,鼎味也先尝。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写给友人谢昌国的第二首寄诗。诗人表达了自己在江西任职期间,对故乡清江(可能是指清江河或与谢昌国有关联的地方)的深深思念。他频繁乘船往返,渴望能与谢昌国相见,如同古代星宿中的参商二星,虽然相隔遥远,但心向往之。
诗中提到“扁榜书皆到”,暗示通信频繁,友情深厚;“流传句必香”则赞美了谢昌国的诗才,认为他的诗句流传开来,犹如佳酿,令人回味无穷。最后,诗人表达了期待与谢昌国相聚,一同品尝美食的愿望,尤其是能先尝到像鼎中的美味佳肴,寓意深厚的友情和对相聚的热切期盼。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的交往和对家乡的思念,展现了宋人之间深厚的文人情谊。
不详
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昔在方斋老,南游为我言。
庐陵得佳士,康乐有贤孙。
许可渠不易,殷勤相与论。
元宾虽已矣,所与见如存。
求识尤太史,泛舟维豫章。
秋天值摇落,行色况苍茫。
竟乏惊人句,莫升君子堂。
学诗虽老矣,犹拟遍诸方。
古货自难买,良工徒苦心。
谁能明致力,于此是知音。
门第成乖隔,江湖阻滞淫。
寄书因有使,还得附微吟。
著论端能拟过秦,苦吟长学跨驴人。
十年不调非求异,三径为资本作贫。
回首浮梁屡还往,断魂宿草几陈新。
藏家有集曾三复,借我流传莫谩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