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谷谒杜少陵祠

遗迹传闻久,青山到眼新。

登临惟我辈,漂泊自诗人。

间道初归阙,驱车又去秦。

谁怜垂白老,尽室在风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清代王宇乐的《同谷谒杜少陵祠》描绘了诗人对杜甫祠堂的探访和自身的感慨。首句“遗迹传闻久”表达了对杜甫这位伟大诗人的仰慕与历史久远的痕迹,暗示了杜甫诗歌的深远影响。次句“青山到眼新”则以眼前的新绿青山反衬出诗人内心的敬仰之情,显得清新而富有诗意。

“登临惟我辈”表达了诗人与杜甫精神上的共鸣,他们都是漂泊的文人,通过登临祠堂,找到了心灵的寄托。接下来的“漂泊自诗人”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自身的身份,以及他们共同的命运——在人生的旅途中,以诗歌为舟,漂泊无定。

“间道初归阙,驱车又去秦”描述了诗人从京城返回又前往别处的行程,流露出诗人生活的动荡不安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最后一句“谁怜垂白老,尽室在风尘”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年事已高,却仍漂泊不定,家人也一同受苦的辛酸,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奈和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杜甫祠堂的拜谒,展现了诗人对杜甫的敬仰,同时也寓言了自己的人生境遇,具有浓厚的历史人文气息。

收录诗词(1)

王宇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龙眠山

良辰值暄序,振策遵灵崖。

暗谷既阴閟,崇坡复阳开。

斑斓绝壁峙,䆗窱曾阿颓。

朱葩冒石脊,翠颖环水涯。

文鱼跃西涧,森木荣南垓。

幽幽乳窦滴,殷殷飞瀑豗。

兰野霞气上,松门樵响来。

引手摘弱卷,散发依苍苔。

攀登不知倦,憩坐时忘回。

志虚浮虑遣,襟远群象该。

况挈素心侣,同倾昭旷怀。

形式: 古风

楼上晓望

澹然九秋时,复此层楼上。

遥虚耸碧峰,嵯峨非一状。

宿云涧中收,轻烟林外飏。

天高见鹄飞,风远闻渔唱。

欣兹景物佳,抚心默惆怅。

形式: 排律 押[漾]韵

题罗生画石扇面为张碇山

罗生十日画一石,嶙峋不异千仞山。

似从昨夜姑臧至,二十八宿森斓斑。

此时七月苦炙热,漫肤多汗行路难。

张君持此动摇微风发,石气随风生薄寒。

使我凛烈自顾,忽觉衣裳单。

我闻昔日女娲鍊石补青天,余此一握苍且坚。

一朝大风从北来,吹汝堕入尘埃间。

溪旁久卧胡不起,视彼后者加之鞭。

直使驾桥渡海去,东看日出榑桑边。

石乎胡不含滋吐润惠四海,空存大骨尧尧学学然。

我今斋戒发取视,应得金简玉书,九疑东南宛委篇。

不然缇巾十袭空见怜,无殊瓦甓何足观。

形式: 古风

吴大椿置酒丁香花下

江南三月江水清,风暄日暖鱼苗生。

客子飘零惯车辙,辜负故园春景晴。

今朝喜见草芽出,丁香枝上苍玉明。

延陵公子动逸兴,安排酒盏招刘伶。

平生抵死荷一锸,况闻牛与羊鱼腥。

侑觞复有好弦管,《连昌宫辞》《琵琶行》。

吾闻阮嗣宗,因人善酿求步兵。

又闻灌仲孺,一钱不直卫尉程。

我辈天涯久沦落,春光入座谁能醒。

画史解衣槃礴羸,淳于失笑冠绝缨。

饮者身在即不朽,何须刻作钟鼎铭。

君不见此花含吐如瓶瓴,欲开不开殊有情。

一夜东风起蘋末,纷纷霰雪铺檐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