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村家爱桑如爱儿,问尔伐此将何为。
几年年荒欠官债,卖薪输赋免鞭笞。
来春叶子应不恶,邻家宜蚕有衣著。
我独冻坐还歔欷,长官打人血流地。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农夫在春天伐割桑树的辛酸情景,通过对话形式展现了农民生活的艰难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人以富有同情心的视角,揭示了底层人民因自然灾害和官府征税所带来的困境。
“村家爱桑如爱儿”一句表达了农夫对桑树的珍视,它不仅是生活资料,更承载着家庭的情感。紧接着,“问尔伐此将何为”则表现了农夫在面临伐割桑树时的犹豫和无奈。
“几年年荒欠官债,卖薪输赋免鞭笞”揭示了自然灾害(年荒)与官府征税给农民带来的双重压力。为了偿还债务,农夫不得不出售柴薪以支付税赋,而这也是他们避免受刑的唯一途径。
“来春叶子应不恶,邻家宜蚕有衣著”一句则流露出对未来的希望。诗人相信新的一季桑树将会重新长出绿意浓郁的叶子,希望邻里之间能够共享这些自然恩赐,以便养蚕生产丝绸,给家人带来温暖。
最后,“我独冻坐还歔欷,长官打人血流地”则是对官府暴行的一种控诉。诗中的“我”可能指的是那些未能按时缴纳税赋的不幸者,他们在严寒中受冻,也不得不忍受官吏的鞭打,甚至有血肉之苦。
这首诗通过农夫对桑树的爱与伐,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和现实困境的描绘,深刻揭示了宋代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状态。
不详
伤哉野老村下居,瘠田几亩聊自锄。
卒岁辛勤输税外,倒囷试量无斗储。
牵衣索饭儿啼苦,妇姑相将挑叶煮。
携家趁食奔四方,拚却饿死官路旁。
禦戎如禦寇,爱民如爱子。
岂不有公卿,脆弱非所倚。
吾君傥择贤,何病不可理。
明月如幽人,邈有出世姿。
吾欲从之游,开门曳藤枝。
得酒袖自举,赏此一段奇。
人生要行乐,戚戚竟何为。
君看李太白,高风谢尘羁。
相如贫立壁,渊明老经邱。
文字照千祀,何人与之俦。
我生造化间,一萍寄洪流。
收心短檠底,要陪古人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