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雨夜鸣屋,凉秋风满林。
一贫才到骨,万事已无心。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山雨的景象,通过“山雨夜鸣屋”和“凉秋风满林”,诗人传达出一种寂静而清冷的氛围。屋外风雨交加,声音清晰可闻,屋内则因生活的贫困而显得更加凄凉。诗人以“一贫才到骨”直接表达了生活的艰难,贫穷已经深入骨髓,暗示了他内心的极度困苦。最后一句“万事已无心”,则透露出诗人对世间万事的淡漠和超脱,可能是因为对现实的无奈,也可能是一种看破红尘后的超然态度。整体上,这是一首寓情于景,反映贫寒生活与内心世界的诗篇。
不详
大圭,姓廖氏。得法于妙恩,博极群书。尝曰:不读东鲁论,不知西来意。为文简严古雅,诗尤有风致。自号「梦观道人」,著《梦观集》及《紫云开士传》,晋江有金钗山,其《募修石塔疏》云:「山势抱金钗,耸一柱擎天之雄观;地灵侔玉几,睹六龙回日之高标。」一时传诵。同时有守仁,字一初,富阳人。亦号梦观,有《梦观集》六卷。洪武间,徵授右善世,诗见《列朝诗集》中,而曹能始《石仓诗选》合为一人,误也
亦有往还者,自懒与相期。
独坐柴门里,青山无去时。
天地几昏晓,浮生半是眠。
寄声世上客,明月为谁圆。
蛩鸣东壁东,蛩鸣西壁西。
老我中间坐,远近一闻齐。
山晓欲无色,鸡寒犹有声。
客中魂梦少,风雨隔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