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偕周一阳携酒过福寺访黄暾江春元二首选一

载酒寻芳境,闻钟入梵筵。

松门禅影落,花境铎声传。

席上悬空偈,窗中漫草玄。

果非贪佛性,还为惜华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春日与友人一同前往福寺访友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的静谧与自然的生机。首联“载酒寻芳境,闻钟入梵筵”,开篇即以“载酒”和“寻芳境”展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游赏态度,随后“闻钟入梵筵”则引入了寺庙的氛围,巧妙地将世俗与宗教的界限融合在一起。

颔联“松门禅影落,花境铎声传”,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环境。松门下,禅影轻轻落下,暗示着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的和谐共存;花境中,铎声传来,既有自然界的生机,也蕴含着宗教的庄严与深邃。这两句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描绘,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充满生命力的意境。

颈联“席上悬空偈,窗中漫草玄”,转而聚焦于寺庙内的活动。席上悬挂的偈语,不仅体现了佛教文化的内涵,也寓意着对智慧的追求与思考;窗中漫草的玄妙,或许象征着对自然与宇宙奥秘的探索。这两句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寺庙内修行与思考的氛围。

尾联“果非贪佛性,还为惜华年”,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佛法与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前一句“果非贪佛性”表明了对佛法的真正追求,并非出于功利之心;后一句“还为惜华年”则流露出对青春岁月的眷恋与珍惜。这一联既是对自身情感的抒发,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访寺情景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宗教、世俗与超脱之间的和谐共生,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入探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深度。

收录诗词(66)

郑廷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世宗嘉靖十七年(一五三八)探花。授工部主事,调仪制郎,升吏科给事中,晋工科左给事,擢江西提学,迁江西参政。以母老乞归,筑室石湖,著书自娱,累荐不起。祀乡贤。著有《藿脍集》、《兰省集》、《掖垣集》、《学台集》、《石湖集》。明郭棐《粤大记》卷一九、清雍正《广东通志》卷四六、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等有传。诗,以明陈是集编《溟南诗选》(民国二十年海口海南书局印行)卷二所收郑诗为底本,参校同年海口海南书局印行《海南丛书》第六册所收之《石湖遗集》。集外诗附于后

  • 字:元侍
  • 号:一鹏
  • 籍贯:琼山

相关古诗词

种宜男

我爱宜男草,纫香久自珍。

树之南海曲,恋此北堂春。

白璧初含雨,青裳迥出尘。

托根良不浅,长对合欢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苍屹山

玉龙出盘谷,翘首对新城。

水带环桥绿,风铃触石鸣。

回翔本无意,屈曲尚多情。

鸟迹留仙谶,谁人识姓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仙人峒

仙人乘鹤去,空峒独岿然。

法草山山绿,题痕日日鲜。

两岩门未掩,七里事何玄。

欲问希夷子,枫林隔紫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微雨

云度青山雨,霏霏送弱丝。

逐风轻柳絮,舞槛湿花枝。

海燕春巢早,城乌夜宿迟。

客愁不自整,相对草离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