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画竹为周仲辉题

眉山一代称文雄,落笔往往凌长虹。

时将书法作画法,墨花洒出皆神工。

一枝老干欺霜雪,数叶翛翛更清绝。

俨如端笏立朝时,馀子纷纷莫能折。

至今看画精爽生,恍疑玉局攀云軿。

诗成拜写发长叹,南山一带横空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赞美了苏轼在绘画领域的卓越成就,特别是他所画的竹子。诗中以“眉山一代称文雄”开篇,点出了苏轼在文学与艺术上的双重杰出地位。接着,“落笔往往凌长虹”一句,生动描绘了苏轼在创作时的豪迈气魄和超凡技艺。

“时将书法作画法,墨花洒出皆神工。”这一句揭示了苏轼在绘画中融入书法技巧的独特手法,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灵动与神韵。接下来,“一枝老干欺霜雪,数叶翛翛更清绝。”通过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苏轼笔下竹子的坚韧与清雅,仿佛在严寒中傲然挺立,清风中轻轻摇曳。

“俨如端笏立朝时,馀子纷纷莫能折。”此句进一步赞扬了苏轼画作中的精神气度,如同他在朝堂上正直不阿的形象,令其他人为之折服。最后,“至今看画精爽生,恍疑玉局攀云軿。”表达了后人对苏轼画作的深深敬仰之情,仿佛置身于云端之上,与苏轼一同欣赏画中之景。

“诗成拜写发长叹,南山一带横空青。”结尾处,诗人以自身的情感体验收束全诗,既是对苏轼画作的赞叹,也是对自己未能亲见其真迹的遗憾。整首诗通过对苏轼画竹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苏轼的艺术才华,也传达了对自然之美和高尚人格的追求与向往。

收录诗词(539)

王汝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竹根道人

早年曾作长安客,游遍东城与南陌。

老来却秉岁寒心,情与竹君相莫逆。

平生遇竹成久留,不异当年王子猷。

词人为作竹根传,饱食渭川千亩秋。

迩来归卧吴山久,白发萧萧心不朽。

兴酣按节竹间歌,却笑吴兴馋太守。

形式: 古风

白云窝

君家昔在吴山住,俗客长年少来去。

我因登眺远相寻,直到白云最深处。

怜君所寓多清幽,云为台榭雪为楼。

但解此身居混沌,不知人世换春秋。

采药云随身,读易云依座。

閒到白云吟,醉拥白云卧。

石鼎茶香午梦回,白云犹自未曾开。

柳絮一天风不卷,梨花万树月初来。

莫论柳絮风,难比梨花月,容易飘零容易缺。

何如白白山中云,晨夕相看自怡悦。

自怡悦,人谁知,白云本与无心期。

飘然辞云下山去,佩琴携鹤游京师。

寄迹京师逾十载,白云缥缈长不改。

济人未了竟忘归,故山猿鹤应相待。

我去君来二十春,今朝那复又逢君。

何时共买东风棹,相与还山访白云。

形式: 古风

送人还江西

清江水浸芙蓉花,君来别我将还家。

知君家在临川住,十载从宦游京华。

职居宗正掌清近,亲见玉牒滋仙葩。

圣恩如天浩无际,特赐休老寻烟霞。

都门祖饯拥冠盖,有琴在囊书在车。

到家山水想依旧,西风落木秋更佳。

晓窗一枕梦初破,忘却厅鼓趋晨衙。

山田霜降稻新刈,晴溪水涸鱼堪叉。

陶然醉卧菊篱下,人生此乐真无涯。

二疏荣归难独美,朝野叹羡良非誇。

惭余未遂报明主,敢忆五湖乘钓槎。

赋诗赠君西别去,侧身东望空长嗟。

形式: 古风

题山水小景

往年曾到西湖曲,雨后西山翠新沐。

苏公堤上柳枝青,苏小门前芳草绿。

画船摇曳向湖中,载得鸳鸯浦口风。

春去春来知几度,总将心事付残红。

客窗见画成今昔,湖水湖山浑咫尺。

何当重费买花钱,载酒六桥寻故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