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次韵九首(其四)

渔人一竿老,粗粝半饥虚。

岂有令钩直,惟应恨网疏。

有时脚不袜,自笑食无鱼。

我自馀尊在,愁眉尔暂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渔人的生活状态,充满了朴素与淡泊的意境。诗人通过渔人的一日生活,展现了其生活的艰辛与自在。

首句“渔人一竿老”,点明了渔人的身份和年龄,一个“老”字,既体现了渔人长期劳作的岁月痕迹,也暗示了生活的不易。接着,“粗粝半饥虚”进一步描绘了渔人生活的简朴与艰苦,半饥半饱的状态,反映了渔人生活的不易与辛酸。

“岂有令钩直,惟应恨网疏。”这两句则表达了渔人对捕鱼技巧的无奈与遗憾。令钩直,意为鱼钩直立,难以捕获鱼儿;恨网疏,则是抱怨渔网不够密实,导致鱼儿从网中逃脱。这两句不仅揭示了渔人技艺上的不足,也反映了自然环境对捕鱼活动的影响。

“有时脚不袜,自笑食无鱼。”这一句描述了渔人在捕鱼时的日常情景,脚不穿袜子,可能是因为捕鱼时需要赤脚涉水,或是因为生活贫困而无法购买袜子。自笑食无鱼,既是对自己生活现状的自嘲,也流露出一种豁达与乐观的态度。

最后,“我自馀尊在,愁眉尔暂舒。”诗人以旁观者的视角,表达了对渔人生活的理解与同情。余尊在,意味着还有其他可以慰藉心灵的事物,如饮酒、品茶等,即使生活困苦,仍能找到一丝慰藉。愁眉尔暂舒,是对渔人暂时放松心情的祝愿,希望他能从生活的重压中得到片刻的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渔人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代渔民生活的艰辛与乐观,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诗中蕴含着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同时也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228)

刘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西溪次韵九首(其五)

秋风涨川谷,小汊亦容舠。

落照收长缆,随流试短篙。

隔溪闻鼓枻,临海试观涛。

解赋南州浦,前身何水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西溪次韵九首(其六)

洞庭明月下,天地一冰壶。

恍对瑶池雪,惊逢甓社珠。

穷乡悲百粤,胜槩忆三吴。

谁作稽山伴,秋风入镜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西溪次韵九首(其七)

轻云巧迎月,高柳媚疏光。

城堞传严鼓,尊罍动急觞。

望迷山四面,影占水中央。

清绝无人地,居然五友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西溪次韵九首(其八)

幽人若幽鸟,适意但卑飞。

宦拙羞潘岳,才多笑陆机。

不堪尸马革,幸未泣牛衣。

来往泸溪上,邻翁有钓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