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飞来寺与熊楚伯梁井卿分赋

灵岳何年帝子游,遗踪閒得共冥搜。

千寻怪石看疑堕,万壑长松听欲流。

寺记齐梁馀断碣,人思李郭有虚舟。

凭高久坐烟霞晚,一笑真成汗漫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飞来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历史遗迹的感慨。

首联“灵岳何年帝子游,遗踪閒得共冥搜”,开篇即以想象之笔,将读者带入一个遥远而神秘的世界。灵岳,指的是山岳的灵性所在,帝子游,则是传说中的帝王巡游。诗人想象着在某个遥远的年代,帝王曾在此地游历,留下了不为人知的足迹。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历史的遥想。

颔联“千寻怪石看疑堕,万壑长松听欲流”,进一步描绘了眼前的景象。千寻怪石,暗示山石之高大奇特;万壑长松,则展现了松林的辽阔与生机。这两句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既壮丽又幽静的氛围,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与和谐。

颈联“寺记齐梁馀断碣,人思李郭有虚舟”,转而关注于历史遗迹。寺记齐梁,指的是寺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朝的齐梁时期,断碣则暗示了这些历史痕迹的残破与沧桑。李郭,可能是指李纲和郭子仪,这里借指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虚舟,意为无实之舟,常用来比喻虚幻或空洞的事物。这一联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表达了对过往英雄事迹的怀念以及对当下现实的思考。

尾联“凭高久坐烟霞晚,一笑真成汗漫游”,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登高远眺后的感受。凭高,即站在高处,此处不仅指地理位置的高,也象征着心灵的高度。烟霞晚,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云雾缭绕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一笑真成汗漫游,则是诗人对这次登高之旅的总结,他通过这次游览,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旅行,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历史文化的深沉思考,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感。

收录诗词(25)

释通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中偶怀梁丙孺

混迹人间三十年,故林归去且随缘。

谁知曲枕流云外,却落虚名浊劫前。

经罢有琴弹夜月,禅馀无事笑秋烟。

伤心偶忆龙华侣,零落荒池旧种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永泰寺挽宥上人

年来几度得招寻,拟结茆茨共息心。

雨过密林怜旧约,月明翛竹想閒吟。

鹤归似响云中锡,人去空留壁上琴。

石火电光非久燄,秪应遗恨暮云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水帘台

寒瀑挂幽岩,霏霏自千尺。

恍讶水晶帘,清映太古石。

有美临高台,瞻云终日夕。

俯视尘寰中,劳生何役役。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苍雪崖

凿翠兮岩阿,萧森兮清昼。

独往疲烟霞,长啸出宇宙。

览胜拟山阴,安禅似灵鹫。

焉得同心人,冥栖此林岫。

形式: 古风 押[宥]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