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泗水之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泗水的蜿蜒与烟波浩渺,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之中。
首联“泗水西来一带长,望中烟浪似吾乡”,开篇即点明了泗水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泗水自西而来,绵延不绝,其烟波浩渺的景象,让诗人不禁将其与自己的家乡相联系,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怀乡之情。
颔联“云收雁塔初晴影,月照龟山午夜光”,进一步描绘了泗水周围的自然风光。在云散之后,雁塔的倒影显得格外清晰,月光下的龟山则散发出午夜的光辉,这些景象既展现了泗水的宁静之美,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颈联“沿汴晓穿榆荚影,过淮时嗅稻苗香”,则将视角从泗水扩展至更广阔的区域。诗人沿着汴河前行,榆树的叶子在晨光中投下斑驳的影子;穿越淮河时,稻田的香气扑鼻而来,这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增添了生活的气息,让人感受到自然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泗水及其周边地区的自然美景,以及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宋代诗歌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