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篇

鱼之洋洋,避我钓竿。鱼则无求,维钓有干。

飞尘疾流,实行路难。影乱于目,迹乱于足。

谓是寐言,杲杲日瞩。悠悠寸心,系我河曲。

云乎归休,谁我此复。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钓鱼篇》由清代诗人李锴所作,通过钓鱼这一日常活动,巧妙地融入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情感表达。

首句“鱼之洋洋,避我钓竿”,以鱼儿避开钓竿的形象,隐喻人生中人们常有的逃避现实或困难的心理状态。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而人却因各种原因选择回避问题,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鱼则无求,维钓有干”进一步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鱼儿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欲无求,而钓鱼的人则有所追求,有所行动。这里暗含了对简单生活和内心平静的向往。

“飞尘疾流,实行路难”描述了人生的旅途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飞尘疾流象征着生活的快速变化和不可预测性,而“实行路难”则表达了面对困难时的艰辛与不易。

“影乱于目,迹乱于足”形象地描绘了人在复杂环境中迷失自我、难以辨明方向的状态。这里的“影”和“迹”分别指人的内心和行为,暗示了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可能会失去自我。

“谓是寐言,杲杲日瞩”则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思考。寐言即梦话,杲杲日瞩则是明亮的太阳,象征着现实的光明与清晰。这句话意味着人们在追求理想时,往往容易陷入幻想,只有面对现实,才能找到真正的方向。

“悠悠寸心,系我河曲”表达了诗人对内心深处的探索与对生活本质的思考。寸心代表了个人最真实的情感和思考,河曲则象征着生活的曲折与复杂。这句话强调了在生活的河流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的重要性。

最后,“云乎归休,谁我此复”表达了对回归宁静生活的渴望,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是谁在此找到了归宿?”这既是对个人内心寻找安宁的呼唤,也是对普遍人性中寻求精神家园的共鸣。

综上所述,《钓鱼篇》不仅是一首描绘钓鱼活动的诗作,更蕴含了对人生、自然、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与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视角和情感表达。

收录诗词(481)

李锴(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长歌行

朝出上东门,走马平原间。

箭截姈胡笴,弓张麻林弦。

射鸟亦射狼,一发矜双联。

妙技跨燕赵,谁能为之先。

生年且七十,累积青铜钱。

积钱欲何为,日买东皋田。

岂知流光催,年寿不长假。

骷髅化狐冠,夜拜青林下。

形式: 乐府曲辞

薤露

草长不离根,枯杨且生稊。

人生百年间,一去无还期。

原上累累冢,其下瘗者谁。

昨日乡里中,白马耀金羁。

一语不得意,按剑成恣睢。

精魄既失我,骨肉如涂泥。

亲戚环咨嗟,娇儿捧故衣。

少妇等畴昔,茕茕为鬼妻。

形式: 乐府曲辞

鸡鸣

鸡长鸣,天苍苍,腷腷膊膊锦翼张。

旦气感召蒙阴阳。丈人何所为,丈人非寻常。

大男骑都尉,小男典文章。

女婿金爵冠,诸孙罗雁行。

生存谋鼎食,死亦飨膻芗。

瑟瑟春风来,井上桐花黄。

招招唤俦匹,与吾同翱翔。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乌生八九子

乌生八九子,同生不同死。

野火烧树空,危巢坐成燬。

朝被千金裘,莫著百结衣。

物情自增减,何者为是非。

春菊不有华,冬蚕不结丝。

谁怜青青草,岁晚随风靡。

乌生八九子,同生不同死。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