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萧仲和往长沙见张钦夫

萧家伯氏难为兄,萧家仲氏难为弟。

御史子孙今有谁,眼中乃见此二士。

阿兄采兰寿梅堂,阿弟束书参蜀张。

圣门九钥天为守,玉匙密付蜀张手。

子到长沙渠问侬,为言真成一老翁。

功名妄念雪销了,只爱吟诗恼鱼鸟。

子归好在中秋前,看子新年胜故年。

形式: 古风

翻译

萧家的大哥难以成为兄长,萧家的二哥也难以成为弟弟。
如今御史家族还有谁呢?他们眼中只有这两位贤士。
大哥在寿梅堂采兰花,弟弟带着书籍去拜访蜀地的张姓朋友。
儒家的九重门钥匙由上天守护,珍贵的玉钥匙秘密交付给蜀地的张。
你到了长沙,他会问起我,那时我会告诉他,我已经是个老翁。
功名利禄的念头已如雪消融,只剩下喜爱吟诗,让鱼鸟都感到烦恼。
你最好在中秋前回来,看你新的一年会比过去更好。

注释

兄:兄长。
弟:弟弟。
御史:古代官职,负责纠察弹劾。
眼中:在心目中。
寿梅堂:可能指代某处雅致的居所。
束书:携带书籍。
圣门:儒家学派。
九钥:比喻儒家学问的重重门径。
鱼鸟:借指自然界的生灵。
中秋:中国传统节日,农历八月十五。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送萧仲和往长沙见张钦夫》。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通过对两位姓萧的兄弟难以作为兄或弟的赞誉,引出御史子孙中的杰出人物,再通过他们与蜀地张氏的交往,表达了对友人萧仲和赴长沙拜访张钦夫的美好祝愿。

诗中“阿兄采兰寿梅堂,阿弟束书参蜀张”两句,描绘出兄弟俩各自追求学问与文学的高洁之志。接着“圣门九钥天为守,玉匙密付蜀张手”则是对蜀地张氏家族的崇敬,暗示其家族在学术和道德上的尊贵地位。

下半首诗转向送别,“子到长沙渠问侬,为言真成一老翁”表达了对萧仲和此行的关心与期望,同时“功名妄念雪销了,只爱吟诗恼鱼鸟”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超脱,以及对纯粹文学情操的执着。

最后,“子归好在中秋前,看子新年胜故年”是诗人对萧仲和早日归来的殷切期望,以及对其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清新,充满了对友情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美好的期待。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送黄几先司户

吾友黄编修,用不究其挟。

有子传父书,潜心泣麟业。

胸中石渠剩,笔底秋鹰捷。

蟾兔赠一枝,衣钵续四叶。

不应千里来,乃欲一揖别。

恰当新酒熟,幸与故人接。

细酌且短檠,软语更长铗。

去去谒九扉,天路看高蹑。

形式: 古风

送黄岩老通判全州

潇湘之山可当一枝笔,潇湘之水可充一砚滴。

白石得官斑竹林,天锡笔砚供醉吟。

好将湘山点湘水,洒满青天一张纸。

台家旁搜清庙珍,奇珍堕在湘水滨。

乌衣枢相今水镜,手提一道人材柄。

外台况复有三贤,看即吹嘘送上天。

归来肯过诚斋里,分似锦囊新句子。

形式: 古风

送彭元忠县丞北归

君从循州来,却向饶州去。

拍天海浪拂日峰,琼尺裁成锦机句。

学诗初学陈后山,霜皮脱尽山骨寒。

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关。

三春弱柳三秋月,半溪清冰半峰雪。

只今六月无此物,君能唤渠来入笔。

恰则新莺百啭声,忽有寒蛩终夜鸣。

潇湘故人江汉客,为君一夜头尽白。

我欠天公诗债多,霜髭撚尽未偿它。

君怀玉盘金叵罗,合骑天驷超天河。

如何也铸一大错,自古诗人多命薄。

黄茅起烟如黄沙,瘴母照永曼陀花。

广东之游乐复乐,劝君不如早还家。

形式: 古风

送曾无逸入为掌故

吉文江水走玉虹,我家水西君水东。

有时相思即命驾,连床夜两听松风。

中间薄宦各分散,南飞鴐鹅北飞雁。

朝来驿骑打谯门,有客有客来相见。

闻君携家入帝京,椎鼓发船天上行。

也能枉辙九十里,来访江西道院僧。

诗家两仙宿台省,红药苍苔紫薇影。

若问山僧作么生,日晏莺啼眠不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