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诗《挽卫司谏父》由明代诗人罗亨信所作,通过对逝者卫司谏父亲的追忆,表达了深切的哀悼之情。诗中以“薤露歌残倚夕晖”开篇,描绘出一幅夕阳西下、哀歌渐息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沉痛而又庄重的氛围。接着,“哲人嗟与世相违”一句,点明了逝者的身份和离世的遗憾,哲人的智慧与世间的别离形成对比,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徒令冢嗣思遗训,无复高堂戏彩衣”两句,通过想象后人对逝者教诲的怀念以及家中不再有欢声笑语的情景,进一步深化了哀悼之情。后半部分“耆旧独怜乡邑少,仪型顿觉里闾希”,则从社会层面出发,表达了乡邻对逝者的怀念和敬仰,以及其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减弱后的空虚感。
最后,“玉堂大老铭潜德,千载行人挹素辉”两句,将逝者比作“玉堂大老”,赞美其品德高尚,即使在千年后仍能为人所铭记和敬仰,体现了对逝者人格魅力的高度评价。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深刻地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和怀念,同时也展现了其深远的社会影响和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