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小西湖秋况

浮岚不散繁华影,层峰尚含秋妩。

已老蘋根,全欹藕叶,过了晶宫佳处。桥阴静伫。

爱默默罗衣,水花香聚。

瘦柳枯蝉,向人憔悴看人去。平漪遥望似镜。

忽澄烟裂碧,蓬响惊度。

野吹无声,残阳弄影,猛见霜红翻树。沉吟渐苦。

甚一样江山,顿伤心素。脉脉回桡,破蟾窥暗渚。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日西湖的凄美景象。首句“浮岚不散繁华影,层峰尚含秋妩”以轻柔笔触勾勒出秋日山峦云雾缭绕,仿佛繁华之影未散,展现出一种朦胧而富有诗意的美。接着“已老蘋根,全欹藕叶,过了晶宫佳处”则通过蘋根的老态和藕叶的倾斜,暗示季节更迭,曾经的美景已逝去,但依然留有往日的痕迹。

“桥阴静伫,爱默默罗衣,水花香聚”描绘了湖边静谧的场景,罗衣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水面上飘散着淡淡的香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瘦柳枯蝉,向人憔悴看人去”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萧瑟,瘦弱的柳枝与枯萎的蝉共同诉说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败。

“平漪遥望似镜,忽澄烟裂碧,蓬响惊度”通过比喻和动态描写,展现了湖面的平静与突然的变化,碧绿的湖水在烟雾中显得更加清澈,蓬草的声响打破了这份宁静,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感。“野吹无声,残阳弄影,猛见霜红翻树”则描绘了夕阳余晖下,霜红的树叶在风中翻飞,与周围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季节变换的强烈感受。

最后,“沉吟渐苦,甚一样江山,顿伤心素。脉脉回桡,破蟾窥暗渚”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深深感慨,即使面对相同的江山,心境却因时间的流转而变得沉重。回转船桨,试图在暗淡的水边寻找一丝安慰,但心中的伤感却难以消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秋日西湖的独特魅力和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7)

李慎溶(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月上海棠.戊戌闰月,拔兄春闱报罢,复为西湖之游,作以寄意

征衣浣尽长安土。到西湖、试向旧鸥语。

再挂云帆,甚津亭、绿涨来路。

无人地、恨笔谁题瘦句。携歌行乐休频阻。

半阴晴、减了看花侣。已是飘零,况湖山、怨春良苦。

还乡梦、肯信南园乱絮。

形式: 词牌: 月上海棠

解连环.为王碧栖词丈题寒城旅眺图

倚筇人懒,正昏鸦秃树,古城秋晚。

蓦忆著、王粲当时,搁归计西风,鬓霜轻换。

异地登临,恨犹带、故园心眼。

问乡愁此际,不用悲笳,已是难缓。年芳去人渐远。

对沉吟尚有,图画疏散。

纵赚得、词赋江关,叹踪迹平生,倩谁能绾。

有限回程,奈也被、暮云遮断。

更凄迷、夕阳尽处,数声过雁。

形式: 词牌: 解连环

一萼红.碧栖词丈归自沪江,为寄江南梅,迟延未到,作此以速之

步空陂。正凝思望远,无语忆幽姿。

津国清霜,柴门流水,关河魂梦参差。

待料理、江南旧怨,甚东风、犹滞在横枝。

浮海春回,吟芳人老,馀想惊非。

迢递平烟千驿,更平波千顷,冷浸冰肌。

岁晏情怀,天涯滋味,寒边事事轻违。

渺何处、吴船载雨,较花候、却比故山迟。

长为婵娟瘦损,此意谁知。

形式: 词牌: 一萼红

点绛唇.对镜用周美成韵

深院无人,梦醒小雨敲窗润。算来春近。

故遣催花信。慵自梳头,怕见落红阵。非关闷。

宝奁频趁。慰此因循恨。

形式: 词牌: 点绛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