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怀远》由明代诗人何绛所作,通过对秋日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蒹葭风起暮秋天”,以“蒹葭”点明季节与地点,暗示了环境的萧瑟与凄清。随着“风起”,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引出下文对远方友人的怀念之情。“天外怀人思渺然”,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将情感推向高潮。
接着,“衰草苍茫依极岸,远峰重叠隔疏烟”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思念的氛围。衰败的草木、苍茫的景色与远处重叠的山峰,以及缭绕的轻烟,构成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伤的画面,仿佛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
“地因岭海霜犹浅,信为衡阳雁未传”两句,运用了自然界的物象来寄托情感。岭海之地虽已初现霜意,但衡阳的大雁还未传来信件,这既是实写自然现象,也是借以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期盼与思念,暗示了通信的不便与等待的漫长。
最后,“今夜月明同万里,几回相忆鹤楼边”两句,将思念之情推向极致。在明亮的月光下,诗人仿佛与远方的友人在同一片天空下,共同回忆着往昔的美好时光。鹤楼边的回忆,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寄托了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在秋日背景下对友情的深深怀念。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典型的怀人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