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严几道(其二)

湘水才人老失身,桐城学者拜车尘。

候官严叟颓唐甚,可是遗山一辈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人郑孝胥所作的《答严几道(其二)》。诗中,诗人以湘水才人的老去和桐城学者对严几道的敬仰为背景,将严几道与金代文学家元好问(字遗山)相提并论,暗示严几道可能具有相似的才情和地位。"湘水才人老失身"暗指湘水边的才子年华已逝,而"桐城学者拜车尘"则描绘了桐城学派的学者们对他敬仰有加,甚至在路上见到他的车马都会下车致敬。"候官严叟颓唐甚"进一步描绘严几道的风采,可能带有几分落魄但不失风度的意味。最后,诗人以疑问句"可是遗山一辈人?"表达对严几道是否能与元好问比肩的期待或质疑,流露出对文人墨客才情的赞赏和历史人物的缅怀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内涵丰富,富有文人之间的互动和对才子的评价。

收录诗词(1461)

郑孝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哀小乙(其一)

灵真伏我旁,我意殊不觉。

一朝忽然去,百身那可赎。

寻渠诗中语,缥缈如鸿鹄。

海山不成归,无故辄歌哭。

既云厌人世,何事犹苦学。

繁华绝所好,惟学为子毒。

得天盬其脑,解脱诚已酷。

盖棺宁无恋,号泣罗骨肉。

修短定虚名,毕生自多福。

形式: 古风

哀小乙(其二)

昧爽赴吴淞,落日归黄浦。

挟书独往来,海鸥久为伍。

锡名乃曰胜,好胜由尔父。

未明唤儿起,去去不言苦。

回头望楼窗,目力尽街树。

饥饱儿自知,风雨儿自禦。

安知尔已伤,精髓暗中腐。

卧床未十日,到死无一语。

无穷父子情,草草遂终古。

倚楼默自失,泪眼复何睹?

形式: 古风

哀小乙(其三)

陈尸俨在床,昏眩忽如梦。

存亡孰主宾,非悟亦非恸。

委蜕良自佳,造化试博控。

鱼潜为鸢飞,久羁等一纵。

魂魄犹乐生,亿测恐难中。

哀情譬初割,未免护新痛。

此境行及我,万古迫相送。

苟生正可羞,不死嗟安用。

形式: 古风

哀小乙(其四)

病革忧交攻,惶瞀苦无计。

一朝气遂绝,心知即长寐。

眼看尸入棺,骨肉从此弃。

见棺不见人,哀怨将何冀。

如何棺又去,遗像空相视。

人尸与棺像,变化一至四。

他年当为坟,百岁同入地。

亲爱未尽亡,死别饶馀味。

留名称不朽,万古付涕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