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诗

亡国之音怨有思,我诗如此殆天为。

欲穷世事传他日,难写人间尽短诗。

习苦蓼虫惟不徙,食肥芦雁得无危。

伤心群贼言经国,孰谓诗能见我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失国之歌充满哀怨与思绪,我的诗作似乎也是天意所为。
想要描绘世间万象流传后世,却难以写出篇幅短小却涵盖人间百态的诗篇。
习惯了苦涩的蓼虫不会迁徙,饱食肥美芦雁难道不会有危险。
令人痛心的是那些贼寇谈论治国之道,谁会想到诗歌能展现出我的悲伤。

注释

亡国之音:指国家衰败时的悲凉歌曲或诗歌。
殆:大概,似乎。
习苦蓼虫:习惯于苦涩环境的虫子。
食肥芦雁:以肥美的芦雁为食。
群贼:指乱世中的盗贼或篡权者。
经国:治理国家。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黄节对于国家衰亡的深深忧虑和自我诗作的感慨。"亡国之音怨有思"开篇即揭示了诗人心中的哀怨与思考,暗示着诗中可能蕴含着对时局的批判或对故国的怀念。诗人自谦地说,他的诗歌或许过于沉重,仿佛是上天赋予的忧患意识。

"欲穷世事传他日"表达出诗人希望通过诗歌记录下世间的苦难,期待后人能够理解并铭记历史教训。然而,"难写人间尽短诗"又反映出诗人意识到要全面描绘人间万象的复杂性,即使是短小的诗句也难以穷尽。

"习苦蓼虫惟不徙,食肥芦雁得无危"运用比喻,借蓼虫适应艰苦环境而不迁移,芦雁饱食肥美却可能面临危险,寓言世间众生的生存状态,暗示社会不公和潜在危机。

最后,"伤心群贼言经国,孰谓诗能见我悲"直抒胸臆,诗人痛心于那些看似治理国家的人实则为祸乱者,感叹自己的诗歌虽然表达了悲愤之情,但能否真正触动世人,引起共鸣,这句疑问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与悲凉。

整体来看,黄节的《我诗》以深沉的笔触,寓言式的表达,展现了他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创作的深刻反思,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

收录诗词(542)

黄节(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举赵州访二庵主公案颂

一重山尽一重山,坐断孤峰子细看。

雾卷云收山岳静,楚天空阔一轮寒。

形式: 偈颂 押[寒]韵

口占

谷口残春黄鸟稀,野梅山杏暗芳菲。

百千幽胜无人见,红白路花相杂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见张明府(其五)

江表人材独数公,南朝台阁是家风。

景星但欲争先睹,还许从容广座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见张明府(其二)

善政忻闻老父评,甘棠不剪向来荣。

伫看孤洁成三考,千古无人继盛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