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华首台留柬尘异大师

石边流水尚潺然,法座庄严记昔年。

草径别来多蔓地,松门重到渐参天。

几层杰阁低闻雁,千里晴空远见川。

惠远未归陶令去,满溪黄菊布金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华首台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过往时光的追忆。

首联“石边流水尚潺然,法座庄严记昔年”中,“潺然”二字生动描绘了流水轻柔而持续的流淌声,仿佛时间在这一刻缓缓流逝。“法座庄严记昔年”,则暗示了此处曾是宗教活动的圣地,庄严的法座见证了往昔的辉煌,流露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颔联“草径别来多蔓地,松门重到渐参天”转而描写环境的变化。诗人离开此地后,草径上长满了蔓藤,显得荒凉而充满野趣;再次来到这里,松门旁的松树已经高耸入云,显示出自然界的生机与成长的力量。

颈联“几层杰阁低闻雁,千里晴空远见川”进一步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几层高阁在远处传来雁鸣,既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让人感受到自然与人类建筑和谐共存的美好景象;而千里晴空下远望群山,更显出天地之广阔与壮美。

尾联“惠远未归陶令去,满溪黄菊布金钱”以典故收尾,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感慨。惠远与陶令分别指的是东晋时期的两位著名隐士,他们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之美。满溪黄菊象征着秋天的丰收与自然的和谐,而“布金钱”则可能暗喻着财富或珍贵之物散布于自然之中,寓意着大自然的丰富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变化,同时也融入了对历史、文化以及个人情感的思考,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与人文之间和谐关系的深刻理解与赞美。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游冲虚观观后即朱明洞

新成朱殿势重重,玉像生尘不正容。

古洞久荒微见字,薄云初起未遮峰。

著书前后传双葛,赐物存亡问六龙。

终拟结茅来此地,药池丹灶暂教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自罗浮还增城柬冉平川君侯

南州为令昔多贤,人说平川即稚川。

几首新诗无事日,万畦遗穗有秋年。

丹砂未问延龄术,清俸劳分买酒钱。

四百山灵新寄语,家家安饱胜如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家光佩赴选

四百罗浮在眼前,一官为养赴幽燕。

由来州县劳人地,且喜弦歌及壮年。

携鹤尚为仙洞产,称诗犹是鲤庭篇。

风流令尹今能几,要取清风与世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答杨宝生即送之入都

岭头黄菊带秋烟,十月梅花未过虔。

此去便为飞雪日,远行犹及小春天。

新成禽尚游山计,旧费朝廷养士钱。

好到金台思一报,力田终自有逢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