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谈敬风鉴,古貌怯冰棱。

虱暴妨归梦,虫喧彻曙更。

梦里思甘露,言中惜惠灯。

新破毗昙义,相期卜夜论。

随樵劫猿藏,隈石觑熊缘。

捽胡云彩落,疻面月痕消。

掷履仙凫起,扯衣蝴蝶飘。

羞中含薄怒,颦里带馀娇。

醒后犹攘臂,归时更折腰。

狂夫自缨绝,眉势倩人描。

不愿石郎戴笠,难甘玉女披衣。

形式:

翻译

高谈阔论敬重风雅,古朴容貌怕冷如冰。
虱子骚扰使我无法入眠,虫鸣声直到天明。
梦中渴望甘甜的露水,言语间珍视恩惠之灯。
新领悟了佛法深意,期待深夜深入讨论。
跟随樵夫躲避猿猴,绕过石头窥探熊踪。
用力挥动手臂,如同云彩落下,脸上的伤痕也消失不见。
扔掉鞋子,仙鹤腾空而起,拉扯衣角,蝴蝶飞舞。
羞涩中带着一丝怒意,皱眉间又显出余韵娇媚。
醒来后仍紧握双臂,回家时弯腰鞠躬。
狂放之人自行断绝束缚,眉眼间的姿态需他人描绘。
我不愿石郎戴斗笠,也不愿如玉女般披衣而行。

注释

敬风鉴:敬重风雅。
冰棱:形容人的冷峻、严肃。
归梦:回家的梦境。
惠灯:比喻恩惠或智慧之光。
毗昙义:佛教术语,指佛法义理。
卜夜论:深夜讨论佛法。
猿藏:形容躲藏在树林中的猿猴。
捽胡:用力挥动手臂的动作。
疻面:脸上有伤痕。
仙凫:神话中的仙鹤。
玉女:古代对女子的美称。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段成式的作品,它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中充满了丰富的意象和精妙的比喻,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笔法,也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们追求高洁品格与生活情趣的一种文化态度。

首句“高谈敬风鉴,古貌怯冰棱”通过对风和冰的描写,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崇尚清高的情怀。接下来的几句“虱暴妨归梦,虫喧彻曙更。梦里思甘露,言中惜惠灯。”则通过昆虫之声和夜间的梦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视。

在“新破毗昬义,相期卜夜论”一句中,诗人展现了自己对佛学或其他深奥知识的探索与热衷。随后的“随樵劫猿藏,隈石觑熊缘”则是对山林生活的一种向往,表达了一种逃离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捽胡云彩落,疻面月痕消”描绘了自然之美,而“掷履仙凫起,扯衣蝴蝶飘”则通过对仙境和蝴蝶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愿望。

最后,“羞中含薄怒,颦里带馀娇。醒后犹攘臂,归时更折腰。”诗人在梦醒之后仍旧保持着梦中的情感态度,而“狂夫自缨绝,眉势倩人描”则表明了诗人对传统礼教的反叛和个人才华的自信。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精妙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种既超脱世俗又深情内敛的艺术风格,是一首充满哲理与美学思考的佳作。

收录诗词(75)

段成式(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著名志怪小说家,约生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卒于懿宗咸通四年(公元863年),其父段文昌,曾任宰相,封邹平郡公,工诗,有文名。在诗坛上,他与李商隐、温庭筠齐名。信佛读经,饮酒赋诗唱和,以解其忧,诗中多流露出超脱世俗的消极情绪

  • 字:柯古
  • 籍贯:晚唐邹平
  • 生卒年:803-863

相关古诗词

挽涌泉寺僧怀玉

我师一念登初地,佛国笙歌两度来。

唯有门前古槐树,枝低只为挂银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张郁洛川沿步吟

浮生如梦能几何,浮生复更忧患多。

无人与我长生术,洛川春日且长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荅张郁歌(其一)

彩云入帝乡,白鹤又回翔。

久留深不可,蓬岛路遐长。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荅张郁歌(其二)

空爱长生术,不是长生人。

今日洛川别,可惜洞中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