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佟莘湄入都

海门秋水正茫茫,野草全枯柳更黄。

乌鹊啼残千树月,塞鸿冲破一天霜。

村边问酒心先醉,马上还家梦不长。

莫向西风频下泪,长安原是别离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苍凉而壮美的秋日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离别与归乡情感的深刻体悟。

首联“海门秋水正茫茫,野草全枯柳更黄”以海门的秋水和枯萎的野草、柳树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暗示了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衰败,同时也预示着旅程的艰难与孤独。

颔联“乌鹊啼残千树月,塞鸿冲破一天霜”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凄凉的意境。乌鹊在月夜下的哀鸣,象征着离愁别绪;而塞鸿(边塞的大雁)冲破霜天,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坚韧与自由,也暗含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与追求。

颈联“村边问酒心先醉,马上还家梦不长”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在村边询问酒家时,心中已先醉,这醉并非实指饮酒之醉,而是对故乡、对归宿的渴望与憧憬。然而,马上还家的梦却并不长久,暗示了现实与理想的落差,以及归途的遥远与艰难。

尾联“莫向西风频下泪,长安原是别离乡”是对全诗情感的总结。诗人劝慰自己不要在西风中频繁落泪,因为长安,这个繁华的都城,本身就是别离的象征。这句话既是对离别的无奈接受,也是对人生旅途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流转、人事变迁的深沉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离别与归乡、现实与理想之间矛盾的深切感受,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

宋绳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识舟亭

崇台晓色澹秋晖,沙浦枫林望里围。

山在雾中人独坐,水连天处雁孤飞。

千帆影入吴云乱,万井烟迷楚树微。

尽日狂吟心境豁,夕阳风外见僧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归自白溪舟过欧阳胡即事

秋树秋风湖上山,一湖秋水放船还。

游鱼戏掷波光里,野鹭闲飞草色间。

田妇踏歌行蓼岸,舟人樵爨倚芦湾。

斜阳新月寒松外,遥辨荆扉是闭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苦雨

连朝风雨自霏霏,兀坐萧斋倦启扉。

野草渐迷荒径滑,落花空衬碧苔肥。

琴因润极音偏缓,酒为愁多力便微。

安得新晴听鸟语,双柑邀客莫相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秋晚舟过荻港

幽兴殊未已,杨帆趁夕曛。

茅檐多傍水,野寺半栖云。

雁去沙还静,矶横浪自分。

何缘渔父笛,袅袅逐人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