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初冬夜坐闻淮上捷音次韵

更漏迢迢,乍寒天气,画烛对床。

正井梧飘砌,边鸿度月,故人何处,水远山长。

老去功名,年来情绪,宽尽寒衣销旧香。

除非是,仗蛮笺象管,时伴吟窗。词章。莫话行藏。

且喜见捷书来帝乡。

看锐师云合,妖氛电扫,随堤宫柳,依旧成行。

梦绕他年,青门紫陌,对酒花前歌正当。

空成恨,奈潘郎两鬓,新点吴霜。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翻译

夜深了,天气突然转凉,两人对着蜡烛在床边交谈。
窗外井边的梧桐叶飘落,边关的大雁飞过月亮,远方的朋友不知身在何方,水路遥远,山岭绵长。
年纪大了,功名无望,近年来心情抑郁,连寒衣上的旧香也消散殆尽。
除非有精致的蛮笺和象牙笔,陪伴我在窗前吟诗作词,不再谈论过去的行踪。
幸好收到来自京城的捷报,看到精兵如云集结,敌人的势力被迅速扫荡。
堤岸上的宫柳依然成行,仿佛战争从未发生。
回忆起往昔,想象在长安的街头,对着美酒和花前欢歌。
如今只能空自遗憾,潘郎的双鬓已添新霜,增添了忧愁。

注释

更漏:古代计时器,滴水声象征夜晚。
乍寒:突然变冷。
井梧:井边的梧桐树。
边鸿:边关的大雁。
水远山长:形容路途遥远,山水阻隔。
寒衣:秋冬季节穿的厚衣服。
蛮笺象管:精致的书写材料和笔。
捷书:胜利的文书或消息。
锐师:精锐的军队。
妖氛:比喻敌人的势力或不祥之气。
潘郎:借指自己,潘岳曾因鬓发早白而闻名。

鉴赏

这首《沁园春·初冬夜坐闻淮上捷音次韵》是宋代词人曾觌的作品。词中描绘了初冬夜晚,诗人独坐室内,窗外井梧落叶,边鸿过月,引发对远方故人的思念。他感叹岁月流逝,功名未竟,旧日的情感和香气也随着时光消散。诗人借笔墨和纸张,寄托对吟诵诗歌的热爱,暂时忘却世事。

接着,词人转而表达接到捷报的喜悦,淮上战事顺利,敌氛迅速荡平,宫柳依旧,象征着国家的安宁。诗人想象未来与友人在繁华都市畅饮欢歌的情景,然而现实中却只能空自遗憾,因为自己已添白发,青春不再。

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境遇的感慨,又有对国家安危的关注,以及对未来的憧憬与失落交织,展现了词人深沉的人生感慨和爱国情怀。

收录诗词(106)

曾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兴中,为建王内知客。孝宗受禅,以潜邸旧人,授权知阁门事。淳熙初,除开府仪同三司,加少保、醴泉观使。趋奉宫廷,词多应制之作。其词语言婉丽,风格柔媚。代表作为《阮郎归》、《水调歌头》《西江月》《定风波》(长相思》、《采桑子》、《眼儿媚》、《忆秦娥》等,其中以《阮郎归》一词为最著名

  • 籍贯:汴京(今河南开封)
  • 生卒年:音di迪)(1109-1180

相关古诗词

诉衷情

晚妆初试蕊珠宫。随步异香浓。

檀槽缓垂鸾带,纤指撚春葱。莺语巧,上林中。

正娇慵。暂教花下,帘影微开,多谢东风。

形式: 词牌: 诉衷情令

诉衷情.夜直殿庐,晚雪,因作

建章宫殿晚生寒。飞雪点朱阑。

舞腰缓随檀板,轻絮殢春闲。愁思乱,酒肠悭。

漏将残。玉人今夜,滴粉搓酥,应敛眉山。

形式: 词牌: 诉衷情令

诉衷情.赵德大还延平,因语旧游,作此以赠之

半钩珠箔小扬州。春色在重楼。

曾醉玳筵歌舞,楚梦苦难留。情脉脉,恨悠悠。

几时休。大都人世,会少离多,总是閒愁。

形式: 词牌: 诉衷情令

诉衷情.史丞相宴曲水席上作

兰亭曲水擅风流。移宴向清秋。

黄花未应憔悴,盏面尚堪浮。围艳质,发歌喉。

细相酬。明年此会,主人还是,在凤池头。

形式: 词牌: 诉衷情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