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其二)次韵弥大梅花

对竹擘吟笺,正是赏梅时节。

便把这些清致,作东湖三绝。

帝家金鼎待调羹,何似且休折。

却爱玉楼清弄,褪霏霏香雪。

形式: 词牌: 好事近

翻译

对着竹子挥毫写诗,正是欣赏梅花的好时光。
就把这些清雅的情趣,作为东湖的三首绝句吧。
皇宫中的金鼎正等待着调和美食,哪里比得上暂时不去折断它。
我更喜欢在玉楼中欣赏那清脆的乐声,如同香雪慢慢消退。

注释

对:对着。
竹:竹子。
擘:挥毫。
吟笺:写诗。
赏梅:欣赏梅花。
时节:好时光。
清致:清雅的情趣。
东湖三绝:东湖的三首绝句。
帝家:皇宫中。
金鼎:大锅。
调羹:调和食物。
何似:哪里比得上。
且:暂时。
休折:不要折断。
玉楼:华丽的楼阁。
清弄:清脆的乐声。
褪霏霏香雪:如香雪慢慢消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赏梅时的景象与情感。开篇“对竹擘吟笺,正是赏梅时节。”展现了作者在竹林中欣赏梅花的情景,“擘吟”指的是轻轻地弹奏笛子,“笺”则是一种古代的书信纸,这里可能比喻着诗人手中的扇子或其他物品。接下来的“便把这些清致,作东湖三绝。”表明作者将这份赏梅的清幽之感与东湖相结合,将其视为三种绝妙之景。

紧接着,“帝家金鼎待调羹,何似且休折。”这里的“帝家金鼎”象征着皇家的尊贵和权力,而“待调羹”则可能指等待着用来烹饪美味佳肴的器具。诗人通过这种比较,表达了对梅花之美的赞赏,认为即使是皇家珍宝,也比不上这份清幽。

最后,“却爱玉楼清弄,褪霏霏香雪。”“玉楼”可能指的是一种高雅的居所或是诗人心中理想的空间。这里的“清弄”则是对乐器演奏时清脆声音的描写。而“褪霏霏香雪”则形容梅花飘落如轻纱般细致,每一朵都带着淡淡的香气,宛如雪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赏梅景象的精美描述,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与艺术上的追求。

收录诗词(652)

史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 字:直翁
  • 号:真隐
  • 籍贯:明州鄞县
  • 生卒年:1106年—1194年

相关古诗词

如梦令.酴醾金沙同架

小院春风不老。鹊碧霓裳缥缈。

雪脸间朱颜,各自一般轻妙。忒掉。忒掉。

真个一双两好。

形式: 词牌: 如梦令

如梦令(其六)

一笑尊前相语。莫遣良辰虚度。

饮兴正浓时,兔碗聊分春露。留住。留住。

催办后筵歌舞。

形式: 词牌: 如梦令

如梦令(其三)

红杏白梨肌理。时样新妆淡伫。

真个是观音,少个杨枝净水。欢喜。欢喜。

尽此一钟醇美。

形式: 词牌: 如梦令

如梦令(其一)饮妇人酒

摘索衣裳宫样。生得脸儿福相。

容止忒精神,一似观音形像。归向。归向。

见者擎拳合掌。

形式: 词牌: 如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