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莲花漏送宗正多尔济巴勒公惟中赴淮东监宪任

漏壶皆古制,此制独精奇。

昔自远公创,今传燕地规。

范金筒有量,剡木箭相宜。

翠盖旁承注,芳心递转移。

潜机分昼夜,浮刻定干支。

颇忆仙人掌,还疑太华池。

警更严国典,嘑旦肃官仪。

淮甸谯楼丽,韩铭款识垂。

绣衣朝发令,编户业趋时。

祇恐徵书促,听筹觐玉墀。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鉴赏

这首元代周伯琦的诗《赋得莲花漏送宗正多尔济巴勒公惟中赴淮东监宪任》以莲花漏为题材,表达了对宗正公宗惟中赴任淮东监察职务的祝福与期许。诗人首先赞美了莲花漏这种古代计时器的独特设计,追溯其源于远公创制,流传至今且在燕地仍有遵循。接着,他细致描绘了漏壶的构造,如金筒定量、剡木箭配合,以及翠盖承注、刻度分明的日夜交替和干支标识。

诗中融入了对仙人掌和太华池的联想,增添了神秘与高雅的气息,同时强调了漏壶在国家典章中的重要性,它警醒着官员们遵循礼仪,按时履行职责。淮甸谯楼的美丽和韩铭的铭记,进一步突显了漏壶的历史地位。诗人祝愿宗正公如同绣衣使者,清晨发布政令,引领编户百姓顺应时势。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宗惟中匆匆赴任的担忧,担心文书催促过急,他只能倾听漏壶的声音,尽快准备前往朝廷述职。整首诗寓情于物,既赞美了莲花漏的工艺之美,又寄寓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职责的严肃态度。

收录诗词(286)

周伯琦(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除夕偶成(其一)

十载清班客帝都,湿烟破灶笑疏迂。

一寒范叔惟袍缊,四壁相如少酒垆。

雪满虚檐双柏秀,冰坚远海万林枯。

春风已到屠苏畔,明日尧尊遍九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除夕偶成(其二)

随缘合蜡答年除,桃板新书两两符。

久直承明思保障,敢尘郎府列依乌。

椒盘遂有邻人送,尊酒还将禄米沽。

白发慈亲应远念,庭前诸弟綵衣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岁甲申三月陪平章喀喇公子山展墓作

东风拂面又清明,共揖西山晓出城。

杨柳数村烟外过,杏花十里雪中行。

凤毛世表贤臣瑞,马踣人传故相茔。

展罢归涂无限思,一尊松下重班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平章喀喇公子山之官浙省三首(其一)

宸心简注久金瓯,分陕东南第一州。

夙望遂谐多士愿,先声已解远人忧。

百年版籍承平久,故国城池景物幽。

周翰暂纡申甫步,虞廷终待益皋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