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周伯琦的诗《赋得莲花漏送宗正多尔济巴勒公惟中赴淮东监宪任》以莲花漏为题材,表达了对宗正公宗惟中赴任淮东监察职务的祝福与期许。诗人首先赞美了莲花漏这种古代计时器的独特设计,追溯其源于远公创制,流传至今且在燕地仍有遵循。接着,他细致描绘了漏壶的构造,如金筒定量、剡木箭配合,以及翠盖承注、刻度分明的日夜交替和干支标识。
诗中融入了对仙人掌和太华池的联想,增添了神秘与高雅的气息,同时强调了漏壶在国家典章中的重要性,它警醒着官员们遵循礼仪,按时履行职责。淮甸谯楼的美丽和韩铭的铭记,进一步突显了漏壶的历史地位。诗人祝愿宗正公如同绣衣使者,清晨发布政令,引领编户百姓顺应时势。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宗惟中匆匆赴任的担忧,担心文书催促过急,他只能倾听漏壶的声音,尽快准备前往朝廷述职。整首诗寓情于物,既赞美了莲花漏的工艺之美,又寄寓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职责的严肃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