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犀花开折赠县宰代简

缃黄襞积间琉璃,病眼看花喜欲迷。

半树斓斑藏雾豹,一秋清绝辟尘犀。

谁分仙种来蟾窟,知有生香洗麝脐。

天女维摩应大笑,一枝扶上髻鬟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书卷般的黄色花纹堆积如琉璃,病弱的眼睛看花都欢喜得快要迷失。
半树斑驳如同藏着雾中的豹纹,整个秋天清冷如能辟除尘埃的犀角。
谁能分辨这仙子般的品种来自月宫,知道它有香气能洗净麝香的脐部。
天上的仙女维摩或许会大笑,因为一枝花被插在她的发髻,使她低头欣赏。

注释

缃黄:形容书卷或纸张的黄色。
襞积:折叠堆积。
琉璃:透明的宝石,这里形容花纹的光泽。
病眼:因病而视力减弱的眼睛。
迷:沉迷,喜爱得忘我。
雾豹:雾中模糊的豹纹,比喻斑驳的树皮。
清绝:非常清澈,引申为冷清。
辟尘犀:犀牛角般能驱除尘埃的象征。
仙种:神话中的仙人之物,此处指奇异的花种。
蟾窟:月亮的洞穴,借指月宫。
生香:散发出香气的花。
麝脐:麝香的腹部,常用来形容香气。
天女维摩:传说中的仙女,维摩是佛经中的人物,此处泛指仙女。
大笑:表示惊讶或赞赏的笑声。
髻鬟:古代女子的发髻。
低:向下,低头。

鉴赏

这首宋诗《木犀花开折赠县宰代简》是虞俦所作,描绘了木犀花开的美丽景象和诗人的情感寄托。诗中以“缃黄襞积间琉璃”起笔,形象地展现了木犀花的色泽之美,犹如黄绸般的花瓣在阳光下闪烁如琉璃,透露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气息。

“病眼看花喜欲迷”表达了诗人因病体衰弱而对眼前盛开的木犀花感到欣喜若狂,几乎看花了眼,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敏感。

接下来的“半树斓斑藏雾豹,一秋清绝辟尘犀”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木犀花比作斑斓的雾豹和清冷的辟尘犀,既描绘了花色的斑斓,又暗示了其高洁不染尘埃的品质。

“谁分仙种来蟾窟,知有生香洗麝脐”进一步赞美木犀花的来历非凡,仿佛是从月宫(蟾窟)而来,其香气能洗涤人心,令人陶醉。

最后,“天女维摩应大笑,一枝扶上髻鬟低”以神话传说中的天女维摩和佛经故事为背景,想象木犀花被天女插于发髻,增添了诗意的浪漫与超凡的意蕴,表达了诗人对木犀花的无比珍视和欣赏。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诗人对木犀花的喜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收录诗词(868)

虞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木犀晚来盛开寄吴守

缭枝偃蹇傍岩隈,密叶棱层不露才。

一色浑疑新酿熟,十分端为好诗开。

佳人宜与簪云髻,上客须邀釂玉杯。

只恐王孙归未得,小山招隐故应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比收张伯子尚书书报诸公有相招意因赋拙句(其二)

与物初无竞,何人苦见衔。

冯唐虽白首,商皓岂空函。

乌鹊新传喜,青蝇渐息谗。

鸳鸿满台阁,祇合理归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咸]韵

比收张伯子尚书书报诸公有相招意因赋拙句(其三)

天上张公子,殷勤忽枉书。

几年怜潦倒,今日遂吹嘘。

贡喜惭何暮,冯招恐不虚。

吾生真有命,造物合何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比收张伯子尚书书报诸公有相招意因赋拙句(其一)

入台羞结舌,去国坐婴鳞。

东道今行李,南宫乃故人。

寒温烦见问,书劄不辞频。

向日区区意,还曾扣大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