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五陵豪客彻侯封,翼折天门第几重!
陈胜亡秦先发难,刘琨为晋竟罹凶!
稽山甲盾从今散,横海楼船不自容。
一似鸱夷乘浪去,我来何处吊遗踪!
这首诗是明代抗清名将张煌言所作的《吊义兴侯郑履公》,表达了对明朝忠臣郑履公的追思与哀悼。首句“五陵豪客彻侯封”描绘了郑履公显赫的身份,曾是五陵豪杰,封疆大吏。接着,“翼折天门第几重”暗示了他的仕途受挫,如同天门折翼,寓意命运多舛。
“陈胜亡秦先发难,刘琨为晋竟罹凶”借用了陈胜起义和刘琨抗敌的历史典故,以表达郑履公的英勇抗清行为,尽管面临凶险,但他如同陈胜、刘琨般坚韧不屈。接下来,“稽山甲盾从今散,横海楼船不自容”描述了郑履公的壮志未酬,他的军队如稽山甲盾般四散,无法再抵挡强敌。
最后两句“一似鸱夷乘浪去,我来何处吊遗踪”以鸱夷舟的隐喻,象征郑履公的逝去,诗人感慨自己前来凭吊的地点,却已无处寻觅其英雄遗迹,表达了深深的惋惜与敬仰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是对忠烈之士的深情缅怀。
不详
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后被俘,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炎风吹客到穷途,慷慨逢君意气孤。
此日高才追大树,多年长剑枕阴符。
金城不独留天险,铜柱还应入地图。
最羡祭遵饶雅度,时时缓带一投壶。
一剑南来说曳裾,铗声早怨出无舆。
粉曹回忆冯唐节,油幕閒誇阮瑀书。
应悔鹤翎先自剪,翻怜鸡肘转成虚。
烟霞清供难分寄,恐尔蓬心尚未除。
北山何奈又移文,投笔雄情谁似君?
掉舌尚能高揖客,掀髯谁许薄参军!
尝秦白璧归何处?间楚黄金费几觔?
始信卧龙明出处,草庐先已定三分。
拟向平台一问津,惊涛无奈拍江滨!
去留转觉随龙子,来往何能逐雁臣!
似放沅湘犹恋主,非关河朔肯迎宾?
缘知歧路风波恶,决计寻山学隐沦。